关注人性教育,让孩子的心灵充满阳光尊敬的评委们、老师们:下午好!首先让我们来看一项调查,该调查显示目前中小学中34%的学生有心理障碍12.4%的学生心理有缺陷,28.3%的学生心理异常,仅25.3%的学生心理是正常的。这铁一样的数据警示我们,教育需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教育需要走出密不透风的课堂,需要走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被禁锢得异化的心灵来说,只有解放,才能得到释放的医治。如果再不走进学生的心灵,如果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如此数字庞大的心理不健康者,这将是一份多么巨大的潜在性危险。我想,任何教育包括应试教育,都不会反对走进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心灵的温暖。或许我们做不到像李镇西老师那样带学生去峨眉山看雪,去瓦屋山原始森林,去翡翠般的太阳岛,但是我们可以一起欣赏春天的景色,一起欣赏落日的壮丽,一起欣赏雨后的彩虹,一起欣赏金黄的油菜花,一起欣赏碧绿的瓜田……当学生在自然中欢笑的时候,这何尝不是教育的欢笑,何尝不是教育人性的欢笑呢?我想,我们绝不能把学生的快乐异化到惟有获得高分才是快乐的地步。我们至少可以让学生去享受以下快乐:1.享受给予的快乐快乐不仅来自收获,更来自给予。给予的快乐充盈着人性光辉,给予的快乐是超越动物性的快乐。给予不仅包括物质上的给予,又包括精神上的给予。两年前,我记得和金秀佳老师搭班的时候,她十分关心我们班上一个父母离异的孩子,这个孩子非常懒惰成绩又不好,很可能和他的家庭有关,金老师总是在课余时间耐心地帮他解题,课堂上是他的老师,课下却更像他的妈妈。我想,在那个时候,金老师所给予那个孩子的不仅仅是学业上的帮助,更多的还是金老师散发出的母性的光辉,让那个孩子感受到温暖。2.享受同情的快乐世界上没有最弱小的人,每个人都能成为另一些人的强者,每个人都能在同情比自己更弱小的人的情感体验和行为付出中,获得精神世界的慈善与饱满。记得在检查一次听录音跟读作业时,一个学生悄悄地落下了眼泪。下课后问起他,才得知他是因为家里没有点读机,也没有光盘,所以没有完成家庭作业。与此同时,我对他进行了安慰,他这才把眼泪抹去自从这件事以后,考虑到我校外来务工子女偏多,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一盒98元的光盘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天大的数字,所以我决定从网上买点读软件,让需要的学生来我这边拷,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在家里也能听到录音,看到动画。3.享受宽恕的快乐差错令人不悦,而宽恕差错却能使差错变得可爱起来,人心也会因此而明朗起来。宽恕的快乐是一种胸襟、一种气度、一种高尚。懂得宽恕的人,是一个懂得和世界握手的人。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孩子们都是在错误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快乐。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给学生犯错的机会。然而,在学生犯错的时候,不能一味地责骂。你在宽恕学生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宽恕能给人带来快乐。这一点我感触颇深,记得在任教四年级英语的时候,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公然顶撞了我,当时我真的气的火冒三丈。可是,事后,却是他先来跟我道歉。我想小孩子的胸襟都是如此广阔,为什么我不能宽恕他呢?之后,我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给他道了歉。我想这也是给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让学生享受赞美的快乐,享受感恩的快乐,享受交往的快乐,享受追求的快乐,享受改变的快乐……新课改的口号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我想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如果我们再不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沉思学生的存在,理解他们的处境,我们的教育将面临一份巨大的潜在的危险!我们需要改变自身的教育方式,重塑教师的新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