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纪念“一二九”运动80周年座谈会讲话稿纪念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80周年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正是处于朝气蓬勃、充满斗志与激情的青年时期,并且是生活在美好的和平时代。享受着这幸福生活的我们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目前及未来的责任,同时也不要忘记和缅怀80年前的大学生们为今天的我们所作的贡献。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控制了包括东三省、内蒙在内的关外地区,千百万东北民众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东北大学学生也难逃此劫,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1934年开始,日寇又将魔爪伸向了华北地区,企图将华北地区纳入伪满版图,进而吞并整个中国。然而,腐朽的国民党统治者居然寄希望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呵护与怜悯,在民族存亡系于一发的时刻发动“反共华北自治运动”,眼睁睁的任凭侵略者霸占我们的大好河山。国难当头,作为时代先锋的中国青年绝不会坐以待毙。忧患国难的北平学生悲愤的喊出“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爆发了,大、中学校学生6000余人涌上北平街头,齐聚新华门前请愿。东北大学学生奋起参加,成为运动的主力和先锋。“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响彻云霄,游行的青年们顶着凛冽的寒风,打破了沉寂已久的北平天空。面对前来镇压的军警,我们的青年们没有丝毫的退缩,他们用血肉之躯内争民生,外争国权。12月16日,东北大学又参加了全市大游行并作为领队学校。12月31日,张学良校长派代表—军法处处长、原东北大学法律系教授赵翰九携款1000元到北平慰问参加“一二九”运动的学生。1936年1月底,宋黎作为东北大学学生代表去西安向张学良校长汇报东北大学学生运动情况。1936年2月下旬,东北大学43名学生被国民党北平当局逮捕,关进监狱。张学良校长在西安第1页共3页闻讯后,即派宋黎以其秘书的身份带着他的亲笔信,去北平营救被捕学生。经过多方营救,北平当局被迫将柳文等被捕学生无罪释放。“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至九一八,惨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勖尔多士,复我河山。”张学良校长的这几句题词不仅刻在学校的基石上,更刻在东北大学师生的心里。1926年“一二九”运动一周年那天,东北大学学生冒着“格杀勿论”的危险,参加了西安青年学生大游行并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千难万险,青年们在抗日救国精神的感召下联合了广大的工人和农民,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不屈的斗争;万语千言,青年们在生与死的考验下岿然不动,用理想和生命谱写了全面抗战的壮丽诗篇。毛泽东主席在1939年12月9日参加“一二九”纪念大会时曾经谈过“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他说,纪念“一二九”的大会,在延安已经开过不止一次了,过去几次我都没有能参加,今天我是非常兴奋地来参加的。毛泽东主席在大会中说学生同志在北平发动了这样伟大的救亡运动和红军同志完成了伟大长征一样都是为了解放民族和解放人民而斗争,其直接意义都是推动抗日战争。所以,一二九运动在历史上讲,是抗日战争准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他说,一二九运动是伟大抗日战争的准备,这同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大革命的准备一样。“一二九”推动了“七七”抗战,准备了“七七”抗战。一二九运动以后,事情就逐渐好办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民党政府只打共产党不打日本帝国的主义的办法行不通了,不得不放弃“剿共”政策而走准备抗战的路,这就开了国民党的三中全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就在事实上宣告成立。对于这些,一二九运动的功劳都是很伟大的。在大会中,毛泽东主席提到有一点应该特别注意,就是红军长征和一二九运动的密切联系。一二九运动发生在红军北上抗日到达了陕北之时。红军二万五千里的胜利帮助了一二九运动,同时,一二九运动也帮助了红军,这两件事的结合,就帮助了全民抗战的发动,帮助了中华民族,增进了全民族的利益。一二九运动配合着红军的北上猎人行动,促进了国内和平和抗日战争,使抗日战争成为全国的运动。所以,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第2页共3页准备了抗战的干部。此外,一二九运动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