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激励千万人的演讲“千课万人”研讨观摩活动学习体会2013年12月有幸赴杭州参加为期3天的“千课万人”观摩活动,总的感觉是“累并快乐着”。可以如此近距离目睹名师们的风采,感受“生本课堂”,真是受益菲浅。现就本次活动浅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新体验作文”,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一直是自己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的课堂中基本上是老师一言堂的现象,自己不停的讲三四十分钟,告诉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写,怎样写。可是最后的结果却不尽人意,而自己却在这样的教学中迷失方向。这次有幸听了全国各地名师的作文课,仿佛给自己的作文教学指了一盏明灯。在名师们的课堂上,你总能听到那声亲切的称呼“孩子”,老师说的最多的话是“谁还想说。”“谁还有补充。”“谁听明白了。”“你想好了,你该怎么说。”等话语。整堂课都充满思辨,充满着教师的追问和点拨。学生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关注到了学生的差异,老师们也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能实实在在地指引我们的课堂实践,不为一些花架子而失去课堂的真谛。在名师们的眼里“生本课堂”就是让学生安静的去思考,合理的表达。在我的课堂中正是缺乏让学生“安静思考,合理表达”,我总是迫不及待地不等孩子思考、表达,就急于包办代替孩子去思考,去表达。所以我会发现,我们的学生随着年段的升高,表达的欲望却越来越低,甚至知道的问题都不愿意回答。在本次观摩活动中,我觉得虞大明和薛法根老师的课,对我们以后的作文教学具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在课前,两位老师都不急于进入作文教学,而是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通过游戏、交流活动,调动学生的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愿意开口表达,不管学生说的好与坏,老师都能给予学生肯定。另外,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充满笑声,通过老师幽默诙谐的语言,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记得薛法根老师在上课之前,以“你们觉得老师好看吗。”来跟学生交流,在交流到一定程度第1页共3页时,引入“爱”的主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爱什么。这很平常的问题却让我们感到非常亲切,而且学生也有话可讲,当学生打开话匣子之后,老师才出示作文的主题“我最爱听的一句话”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的表达越来越流畅,越来越有自己的见解。这样一来学生能说了,写也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本次的作文研讨活动,大部分老师都以自己写的下水文为例子来进行作文教学,在这一方面,我就做得非常欠缺,往往教给学生写的方法,自己却从没尝试过写一篇课本上的作文,也许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也不尽人意。薛老师说的对,作文一名语文老师,自己首先要会写作文才谈得上教作文,只有自己先写一篇范文,才知道本篇习作应该从哪些方面下手,哪些内容需要讲,哪些内容应该放给学生自己去体会。薛法根老师在执教《我最爱听的一句话》时,就亮出了自己的范文,让学生一段一段地读,一段一段地总结概括,最后点明写作的要点。学生通过总结和模仿,写出来的作文还真是不错呢。虞大明老师执教《未来的_____》中也写了一段“神奇的画笔”范文,并让学生思考:老师的习作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和学生一起总结可采用的写作方法,这样学生在后来的写作中都用到了这些。由此可见,“想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自己本身就应该有一桶水”在平时,我们也应该多读多写,提高自己写作的水平。另外,老师们还强调了作文的反馈应该做到及时,这样才有利于指导学生的作文修改。反思自己日常的作文批改,一篇作文交上来,两星期后才能改完,再给学生反馈时,大部分人已经忘了习作的要点,这样再来讲解作文时效果很不理想,在以后的作文批改过程中我应该把握时间,可先根据学生的日常的表现分层进行批改,找出不同层次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更重要的是以后的作文教学中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进行当堂作文,这样就能及时了解学生习作状况,通过自评,师生共评的方式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身心愉悦的学习,总是让人感觉时光的匆匆流逝。“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我们越来越信奉其中蕴藏的真理。“既然我们怀揣着理想上路,就不怕路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