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8孔明借箭VIP免费

28孔明借箭_第1页
1/42
28孔明借箭_第2页
2/42
28孔明借箭_第3页
3/42
第28课孔明借箭语文版五年级下册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赤壁之战》中的人物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新课导入新课导入《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广为流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背景介绍背景介绍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周瑜: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鲁肃: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北魏(曹操)打败攻打西蜀(刘备)联合东吴(周瑜)(诸葛亮)派诸葛亮(鲁肃)北曹吴作者介绍作者介绍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戏剧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主要作品: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1.会写会认本课生字词。2.独立阅读,认真思考。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胆量、有谋略。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4.从孔明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字词积累字词积累支吾擂鼓呐喊读一读读一读点击下面的视频开始笔顺学习吧!欣然而至:愉快地来到。军中无戏言:军队中商议军机大事,郑重严肃,说话必负责任。神机妙算: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推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1.听读课文,试着向大家复述故事的基本内容。整体感知整体感知2、《草船借箭》写了哪几个人物?诸葛亮:字孔明,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周瑜:字公谨,东吴名将,总督东吴兵马。鲁肃:东吴名将,周瑜死后,他总督东吴兵马。1.在文中找出“孔明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深入理解深入理解起因:周瑜妒忌孔明的才干,用短期造十万支箭来为难孔明。准备:孔明不要造箭原料,只要鲁肃帮助,巧妙做好借箭准备。经过:孔明用草船巧妙地向曹操“借”箭。结果:孔明如期交箭,周瑜叹服不如诸葛亮。故事起因周瑜借战事紧急,请孔明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周瑜因妒忌孔明的才干想加害于他。表面起因:实际起因:故事经过孔明借助鲁肃的帮助,施妙计用草船向曹操“借箭”。许多草船连成一排受箭诸葛亮鲁肃在船内饮酒借箭经过:连船靠近曹营一字摆开擂鼓呐喊受箭调转船头再受箭谢箭回营故事结果孔明神机妙算,周密布置,如期交箭。挫败了周瑜加害自己的阴谋。表面结果:实际结果:2.孔明的神机妙算体现在哪些地方?②晓地理。④布置周密、准确。①知天文。③识人心。3.孔明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诸葛亮为什么要把船连接起来?为了增大受箭面积。4.孔明下令……,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孔明为什么下令军士擂鼓呐喊?为了制造进攻的假象。5.孔明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