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40年代,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时候,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也面临丧失民族独立的危险。然而日本却通过社会改革成为当时亚洲唯一民族独立的强国。明治天皇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一、明治维新的原因二、明治维新的前提三、明治维新的内容四、明治维新的性质和影响一、明治维新的原因1.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西方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严重(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二、明治维新的前提1.倒幕派: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3.武装倒幕的意义:推翻幕府的统治,建立起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武装倒幕2.武装倒幕的结果:推翻了幕府的统治三、明治维新的内容1.领导人:明治天皇、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2.时间:3.口号:4.内容:1868年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1.政治: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皇军”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4.明治维新的内容2.经济:3.文化教育:4.社会生活:5.军事:影响最深远四、明治维新的性质和影响1.性质:2.影响: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3)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2)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成为亚洲近代唯一的民族独立国家(1)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一步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中国的满蒙地区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步征服世界大陆政策武士道明治维新时期,掌握军队领导权的都是来自长州,萨摩等藩的倒幕派人士。这些人出身中下级武士,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根深蒂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巩固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他们在建立新式军队时,对军队灌输武士道精神,规定了军人应忠气节、正礼仪、尚武勇、重信义和崇俭朴这五条武士道规范,要求军人效忠天皇,把天皇当作“神”来崇拜。军国主义是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和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日本德川幕府的创建者。1603开幕府于江户(今东京)。德川家康源赖朝日本镰仓幕府第一代将军。1192年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幕府掌握政权,组成幕府只是傀儡,毫无实权新兴地主、商人农民、城市平民有些从事工商业经济状况恶化,不满情绪增强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生活日益贫困进行反抗斗争幕府成为众矢之的,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统治阶级美国海军在横滨登陆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的国家:美国“维新三杰”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明治天皇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孝明丸日本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用30年就变成了工业国家1872年通车的日本第一条铁路1877年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国立大学)成立身穿西服举办西洋音乐会的东京大学生不同点国家君主权力议会与君主关系内阁与议会关系掌握实权者英国日本思考: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有哪些不同点?统而不治至高无上神权色彩议会权力大于君主天皇解散议会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对天皇负责资产阶级天皇为代表的官僚军阀集团方式影响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背景性质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内容日本改革和俄国改革的比较日本在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领导内容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日本以各种法令,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禁止买卖土地,法令等方式进行。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地方式进行。比较项目明治维新戊戌变法时代背景国内幕府极端孤立封建顽固势力掌握着清朝实权国际世界正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日本有机可乘世界资本主义已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开始瓜分中国不愿意中国强大起来领导者中下级武士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参加者反幕府的强藩、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官僚力量薄弱改革措施政治方面废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