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出师课教学反思VIP免费

出师课教学反思_第1页
1/3
出师课教学反思_第2页
2/3
出师课教学反思_第3页
3/3
写意花鸟画教学反思——新街口少年宫金红写意花鸟画以动植物为表现题材,以笔墨为语言进行造型表现,寥寥数笔,妙趣横生,深受老年朋友喜爱。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表现在对写意花鸟画表现形式不理解。例如画翠鸟,学员会讲翠鸟最大的特点是色彩鲜艳,不按照本来的颜色来画,非要画成黑的,那不就不真实了吗?其次只能临摹不会创作。老师教过的会画,面对没教过的题材或动态等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问题的根源在于:缺少对传统写意花鸟画的审美认识,没有掌握笔墨技能。所以我对课程内容做出了调整,从审美认识入手,重点放在学生笔墨技能形成上。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一、引导学员认识写意花鸟画的审美追求及其哲学根源。以西画中的静物画为参照,通过多种因素比较使学员清楚地认识写意花鸟画的美学特征。1朱耷的水禽与静物画中的鸟——体会写意花鸟画物我交融的形象观在形象塑造方面,写意花鸟与西方静物画有着不同的审美追求。以朱耷的水禽和静物画中的鸟为例,西方静物画中的鸟经常是被猎杀之后摆在静物台上,从活的生命变成静物,然后被逼真地再现出来,我们除了赞叹油画家精湛的技术之外,没有其他可言。朱耷的水禽是遨游于太虚的生命,他白眼向人,孤寂落寞却倔强坚贞,这只鸟拥有了朱耷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最富有创造性的是,写意花鸟艺术将主体意识渗入到一笔一墨之中,使笔墨痕迹显现出生命特质,例如李可染用虫食木的感觉比喻线条性质。可见写意花鸟画的终极目标不是表现视觉真实,而是追求生命意识的表达,这种生命意识既有客体的生命感(包括笔墨语言),也有主体的意识,往往是主体意识与客体生命特征交融的结果。写意花鸟画的这种形象观是“天人合一”传统哲学观渗透于绘画的结果。以农业为基础的生产方式造就人和大自然的依存关系,人将自己的生命融于天地运转之中,又从自己的内心理解万物的变化,人与自然在血肉与精神方面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与当下也有借鉴意义。2体会写意花鸟画“水墨为上”的色彩观在色彩使用方面,西方静物画追求表现物象的真实色彩,写意花鸟画追求笔痕墨迹的氤氲变化之美。这是历史造就下中国文人的自觉选择:东汉中叶以后,社会危机日益尖锐,思想界出现了主张君主“无为”的门阀专政。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开始动摇。带有“自然”“无为”“清静”“虚淡”的老庄思想适应当时的需求发展壮大起来。老庄对于色彩主张“素朴玄化”反对错金镂彩,强调“五色令人目盲”“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之后由于一代又一代的文人推波助澜,水墨为上的绘画审美理念成为千古风尚。以水化开散发着清香的墨,在洁白的宣纸上渗化出一片玄机,仿佛感受到宇宙之初的混沌,其间灵气荡涤,使人豁然开朗,世间各种色彩都只是白昼和黑夜转换之间的短暂停留,唯有黑白才是宇宙的本色。不必执着与人生的色相,在宇宙洪流人生大化之中,一切都在有无间,正如禅宗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水墨在中国画中不仅是一种色彩,更是一种哲学理念,用水墨作画目的是表达通禅达道的哲学追求。3章法与构图——体会古人的辩证智慧西方静物画的构图有三角形构图,水平构图,垂直构图,S线构图等等,关注每一种构图形式的视觉心理。写意花鸟画讲的是章法,运用宾主、呼应、开合、藏露、繁简、疏参差来经营布置画面。笔笔生发,点化形象因在对立中取平衡而存在,故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笔墨整体,这种思路源于传统哲学的辩证观。北宋哲学家张载在《正蒙·太和》中讲:“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老子的基本命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都论证了宇宙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而这种和谐是在差异和矛盾中取得的平衡,而且矛盾是在不断的转化演变之中的。写意花鸟画在经营构图时没有预定的草稿,一切都在矛盾对立中权衡生发,时有险象环生,结果不可预见。“一画一世界”通过在方尺之间的经营中可以体悟天地运化规律收获人生智慧。中国画的审美理念还有很多,就不再一一赘述。总之通过比较学生不难发现西方绘画以模仿论为美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出师课教学反思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