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产恢复重建意见*月中旬以来,全省遭受*十年一遇的雨雪冰冻天气,暴雪低温冻害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给我省经济社会和农民生活,尤其是对林业生产造成了极大影响和巨大损失,其中竹子、经济林、花卉苗木等受灾最为严重。为加快灾后重建和恢复林业生产能力,根据灾情特点和分类指导的原则,提出竹林、花卉苗木、经济林、用材林提出灾害特点重建技术要点。一、竹林竹子的浅根系,竹秆中空壁薄,多数商品竹林地土壤疏松,纯林经营,竹冠不钩梢等特点,使竹林易遭雨雪冰冻的危害。(一)竹林清理1、大年和花年毛竹林冰雪消融后将竹秆枝下高以下折断、翻蔸竹子砍去,斜倒和竹秆开裂、枝下高以上折断的竹子暂时保留,五月份新竹抽枝放叶后再伐除利用。2、小年毛竹林及时砍去枝下高以下竹秆折断、翻蔸竹子,保留斜倒、竹秆开裂等可以存活的竹子,至出笋大年新竹长成后再伐除。斜倒的竹子可钩去竹梢,保留15盘枝左右。3、散生小径竹林及时砍去翻蔸、枝下高以下折断的竹子,保留斜倒、竹秆开裂、枝下高以上折断的竹子,当年新竹长成后再伐除损伤竹。平地栽培的小径竹林要及时开沟排水。(二)施肥1、大年、花年毛竹林和散生小径竹林毛竹林*月初施笋前肥,采用株穴法施肥,每亩15-25公斤尿素;自然出笋小径竹林采用沟施法,每亩30-40公斤尿素;覆盖小径竹林笋穴法施肥,每笋穴施1两尿素;5-6月份沟施法施长效复合肥,毛竹林每亩20-30公斤,小径竹林每亩30-40公斤。2、小年毛竹林于5-6月份一次性沟施法施入长效复合肥,促进竹鞭萌发、第1页共8页生长,每亩40-50公斤。(三)留笋养竹1、大年和花年毛竹林出笋期要尽量多留笋长竹,以挖浅鞭笋、退笋、弱小笋为主,少挖、慎挖冬笋、鞭笋。2、小年毛竹林多留养小年笋,如果竹林受损严重,健康的小竹笋也要留养,待出笋大年大径级新竹长成后,再伐去小径级竹子。竹林恢复期(需2度)尽量少挖或不挖冬笋、鞭笋。毛竹林留笋长竹的目标是使竹林立竹数达到每亩150-200株。3、散生小径竹林按丰产林立竹径级标准在受灾当年自然出笋的盛期就留养好足够的新竹。林地覆盖竹林2月中下旬撤去覆盖物,保障新竹留养数量和质量。竹林立竹数要达到每亩1000-1200株。(四)清除冰雪冻雨雪造成的竹冠层枝叶大量负雪和负冰,使立竹竹秆不堪重负而弯曲、倒伏、翻蔸和竹秆折断、开裂,尤其是陡坡地竹林。如遇严重的冰冻雨雪天气要及时用竹竿敲打竹枝,除去积雪和结冰,恢复原竹的直立状态。切忌用力摇晃竹子除冰雪,否则会造成竹子折断、倒伏和“螺丝钉”的损伤。(五)冰冻雨雪灾害预防1、钩梢毛竹秋季钩去竹梢,留15盘以上枝条。小径竹在新竹长成后砍去竹梢,留10盘以上枝条。2、适当提高竹林立竹密度立竹密度低的稀疏竹林冰冻雨雪受害程度比立竹密度大的竹林严重,适当提高竹林立竹密度可增强竹林抵御冰冻雨雪灾害能力。3、建立合理的竹林立竹年龄结构幼龄竹遭雨雪冰冻易竹秆开裂、折断,是竹林受害的主要对象,尤其是1度竹。目前,**省毛竹林多为2度竹,应保留一部分3度、4度竹。第2页共8页4、提倡毛竹混交林经营毛竹林中适当保留一些乔木树,特别是新开发的商品竹林。5、科学土壤管理林地垦复不宜过频,提倡带蔸伐竹、带状深垦。沟施复合肥和有机肥,提高竹壁厚度和竹材韧性。二、种苗花卉(一)大田种苗露地栽培的1-2年生苗和多年生绿化大苗,由于枝干木质化程度较低,抗冻能力差,受雪灾危害很大。1、清沟排水。及时做好圃地四周的清沟排水,降低田间土壤含水量,预防冻害和渍害同时发生。遭受重度冻害的花木在萌芽后,更要注意土壤水分的管理,过涝、过旱都不利于植株生长的恢复。2、支撑绑束。弯曲、倒伏的苗木要及时扶正或重新栽植,必要时还要捆扎支架支撑。板栗、山核桃、香榧、甜柿等嫁接苗木的接口要采取封塑保温措施,防止和减轻苗木冻害。绿化大苗重点是扶正、支撑,有条件的可用绳缠绕主干主枝或采取罩塑料薄膜等办法防止树干树枝冻伤冻裂。3、培土施肥。圃地沟内无积水时,要及时培土,以增加地温,培土高度根据苗木种类和苗龄的差别高出地面5~30厘米不等,土层温度高于10℃时及时扒除。珍贵苗木可用稻草、树叶、锯木灰等铺盖苗床,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