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四、儿童文学的题材(一)儿童文学的题材的含义:(一)儿童文学的题材的含义:儿童文学作品中具体描绘的事物和现象。儿童文学作品中具体描绘的事物和现象。(二)题材特点:(二)题材特点:1.1.广泛性广泛性2.2.丰富性丰富性3.3.可选择性。可选择性。(三)成人儿童文学作家取材的大致方向(三)成人儿童文学作家取材的大致方向•1.取材于民间文学•2.回忆自己童年生活•3.取材于对儿童的观察、了解和认识五、儿童文学的作用五、儿童文学的作用•(一)认识作用认识社会和自然•(二)教育作用•(三)美感作用•(四)娱乐作用儿童文学欣赏儿童文学欣赏•一、儿童文学欣赏认识误区•(一)自然欣赏论•(二)狭隘欣赏论•(三)欣赏无益论•(四)欣赏无能论欣赏无能论欣赏无能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小儿语》(明朝吕坤)•我们爱看书,每当我们看一本书的时候,总觉得好像乘着小船在浩瀚的大海中航行。•(二年级学生的读书笔记)•二、儿童文学欣赏的含义:•读者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艺术形象感受、体验、抽象的一种精神活动、审美活动。•三、儿童文学欣赏的对象和主体•儿童文学欣赏的主体:教师家长儿童文学工作者。四、儿童文学欣赏的条件四、儿童文学欣赏的条件•基本条件:发展正常的心智•A/心智的发展与年龄发展相一致•B/心智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具体条件•1.言语能力具体条件具体条件•2.感受能力•3.想象能力•4.理解能力五、欣赏儿童文学的心理特点五、欣赏儿童文学的心理特点•(一)成人欣赏心理•1.复杂2.功利3.深刻4.理智•(二)儿童欣赏儿童文学的心理特点•1.年龄的阶段性2.认识的直观性•那时,除了捉蛐蛐儿(蟋蟀),打弹子(小玻璃球)…我对什么功课都没有兴趣。养蚕宝宝算是最正经的了,但放在课桌抽屉里,老师也不许。我只好逃学。…•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叶圣陶先生的童话《稻草人》,竟然感动得哭起来。原来稻草人同我一样,是会看庄稼、赴鸟雀的。但他比我还懂事呢,世间有那么多不幸,他都看出来了。•不是么,我为什么失学了呢?•又读了叶老的另一篇童话《蚕和蚂蚁》。连活着没意思的蚕宝宝,参观了蚂蚁的国土也相信世间没有白做的工作。我确实羞愧不堪,难道我还不如蚕宝宝么?•我变得喜欢阅读了。…我开始愿意学点东西了。我有进了中学。儿童欣赏儿童文学的心理特点儿童欣赏儿童文学的心理特点•3.想象的主动性•(一)想象的丰富性•…尤其是冰心的《寄小读者》,当我读到“通讯二”,看到那只天真无邪的小鼠,被小狗“虎儿”咬死时,读到:“我小时候明白一切生命,造造物者心中是一般大小的;我小时候未曾做过不仁爱的事情,但如今堕落了…”我忍不住也哭了起来,内心非常感动。因为当时联想到很多事。记得六、七岁那年,看到一只青蛙被压在一块大石头底下,于是我叫了起来,“快来呀,田鸡压在石头底下了!”边叫边去找大人,求他们来救青蛙。可是,没有一个大人认真地听我的“呼吁”,他们或者朝我笑笑,或者睬也不睬,我急得哭了,可是哭也没有用。想象的主动性想象的主动性•(二)想象的随机性•(三)想象的创造性•4.感情的强烈性•观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