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多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3、培养学生识字能力,朗读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4、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使学生树立自信,乐于交流,勇于探索。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相结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2、鼓励学生阅读与本课话题相同或相近的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的教育。3、培养学生喜欢童话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夏夜的美。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同学们,万物复苏,春天就要过去了,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在夏天的夜晚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一去看看吧!二、动画欣赏,整体感知。1、出示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动画课件。2、故事中都出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教师在黑板贴小动物的图片。)这些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自评: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而生动了感知课文,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同学们自由读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然后小组之间互相读一读,学一学,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2、用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一读,同桌读一读。3、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领读(组词)4、抢读,看谁读得快。四、朗读感悟。1、刚才同学们读生字、读句子都很好,你们一定能把文章读得更好,在认真读的基础上,你喜欢故事中的哪能一个小动物?为什么?2、把你喜欢的故事中的小动物说的话用笔画出来,再读读。课件出示小动物的对话(1)喜欢读同一种小动物语言的同学齐读。(2)指名读(3)评价谁读得好?为什么?3、同学们读得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教师范读后三个自然段。自评: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4、夏天的夜晚很美,文中小动物心灵也很美。我们同学画的夏夜美不美,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出示实物投影)自评:出示课前布置学生的作品,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实践活动。我说夏夜美1、请同学们分小组说,先在组内说,可以拿作品介绍给小朋友,然后指名到前面说。2、评一评3、发奖品自评:这一环节给学生创造学习提供空间,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六、巩固识字。1、读字卡(组词)。2、游戏(猜字)。3、揭彩色板。七、作业设计。画出你眼中的夏夜,并写几句话。八、小结。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篇童话故事,从中我们知道,得到他人的帮助要有礼貌地表示感谢。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如何表现?对,要伸出友爱之手。大家相互帮助,生活才更加美好,世界才更加美丽,你们说是吗?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师:一个夏天的夜晚,公园里静悄悄的。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里,大家想一想是谁救了他?二、出示头饰,板书。出示睡莲姑姑。师:她怎么救小蚂蚁的?(学生表演睡莲姑姑说的话。)出示小蜻蜓。师:他如何帮助小蚂蚁的?(学生表演小蜻蜓送小蚂蚁回家。)出示萤火虫。师:他做了什么呢?(学生表演萤火虫飞来“点起小灯笼”。)自评: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有所回顾,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也起到上下文衔接的重要作用。三、出示字幕,质疑解疑。教师表演引读:小蚂蚁爬上“飞机”……学生表演补充: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师:“飞机”是真的吗?在课文当中指的是谁?把小蜻蜓比喻真的飞机,所以加上双引号。教师表演引读:蜻蜓飞呀飞,飞过……学生表演补充: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小蚂蚁到家了。师:小蚂蚁高兴吗?为什么?到家了,大家都帮助他,睡莲姑姑、小蜻蜒,还有萤火虫。帮助小蚂蚁回家,他们也很高兴。看到他们互相帮助你高兴吗?再读:读出夏夜的美,读出小蚂蚁到家的喜悦心情。教师表演引读:星星看见了……学生表演补充:(高兴地)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