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的事物、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理解周长的概念,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活动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3、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由来。教学关键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合作交流中,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周长的概念1、描一描。师:同学们,(课件出示)你们能描出树叶、扇面、和长方形的边线吗?2、指一指。师:同学们,(课件出示)你们能指出课桌、正六边形的边线吗?3、围一围。师:同学们,(课件出示)你们能围一围这些图形的边线吗?学生动手实践,老师板书得出周长的概念。周长:围成封闭曲线一周的长度。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出示主题图师:画框的周长怎样计算?试一试。生1:我是这样计算的……80+50+80+50=260(厘米)生2:我是这样计算的……80×2+50×2=160+100=260(厘米)生3:我是这样计算的……(80+50)×2=130×2=260(厘米)答:画框的周长是260厘米。师:你们算的很对,你们知道为什么这样计算吗?(教师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2、画一个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师: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呢?生:正方形的四边都相等,我这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80+50+80+50=260(厘米)教师板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评析: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设置悬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巩固知识、综合运用(一)基础知识题1、判断题:【请打出手势】(1)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就是12厘米。()(2)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周长是3×4=12(厘米)()(3)正方形的周长除以4就等于它的边长。()(4)所有长、宽不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也不相等。()2、口答下面图形的周长,并说说计算过程。3、选择(在括号里填正确答案的序号)(1)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长和宽可能是()A、2厘米和9厘米B、4厘米和5厘米C、6厘米和3厘米D、3厘米和15厘米(2)有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一根正好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两个图形的周长A长方形周长大于正方形周长B正方形周长大于长方形周长C周长相等(3)用4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摆成下面的图形,周长最短是()ABC(二)拓展练习题出示两张一样大的正方形卡片(边长为4厘米)5m3m3m师:这两张卡片都是(正方形)的,他们的周长都(相等),现在老师将其中的一张如下图剪了后,请同学们再比一比这两张卡片的周长,说说你们的看法。)【评析: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练习过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学生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四、全课小结师:谈一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