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河南省安阳市灯塔路小学执教教师顾惠授课时间2013年6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摸球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时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3、创新目标: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团队精神,在自主探索中树立自信,在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结合教学活动渗透诚信教育。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教学难点:理解“一定”“可能”与“不确定”,能用“一定”“可能”与“不可能”来描述解释生活中的事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纸盒子、乒乓球。一、故事引入,引出“可能性”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休图片。师:一起看大屏幕,认识他吗?这是一休,一个既聪明又可爱的日本小和尚,老师有许多有关他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大家想听吗?师:国王嫉妒一休的聪明与勇气,处处为难一休,有一天1国王把一休关进了死牢。按照法律规定,死囚在临刑前还有最后一次选择生死的机会,那就是大法官拿来一个盒子,里面装着“生”和“死”两个纸团,一休摸到“生”则可以生还,摸到“死”则会被国王处死。师:你们认为一休可能摸到哪个纸团?生1:他有可能摸到写有“死”的纸团。生2:他有可能摸到写有“生”的纸团。师:可是国王偏偏先让一休死,于是派人偷偷拿走了盒子里写有“生”的哪个纸团,换成了一个写有“死”的纸团,这回,同学们想一想,一休一定会摸到哪个纸团?师:那么他可能摸到写有“生”的纸团吗?生:一休不可能摸到写有“生”的纸团。师:一休难道就真的没救了吗?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一定发生、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生活中的可能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一定能就出一休。(板书可能性)生一起读“可能性”(设计意图:把教材中呈现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情境,改为更具童趣的“一休的故事”,设疑激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探索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为课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游戏探索,理解“可能性”2(一)一定师:同学们愿意做游戏吗?那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摸球的游戏。我准备了两个空的1号、2号盒子,还有一袋黄色的球。师:请大家注意观察。(把6个黄球倒入1号盒)师:(摇匀后)请问在1号盒里能摸到什麽颜色的球?生:黄色的球。师:谁愿意来实际的摸一摸?师:老师想问一下大家,如果再请同学来摸,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生:会摸到黄色的球。师:为什么?生:因为老师放进去的都是黄色的球,所以摸到的都是黄球。师:因为老师放进去的是黄色的球,所以大家一定能摸到黄色的球。(板书一定)(二)可能师:我还准备了一袋彩色的球下面请大家接着看都有什么颜色?(黄色、绿色、红色)再把彩球倒入二号盒中。师:请问在二号盒子中一定能摸到黄球吗?生:我觉得不一定,因为老师放进去的还有其它颜色的球。3师:请大家猜一猜,会摸出什么颜色的球?生:黄、绿、红。师:谁愿意来实际的摸一摸?师:为什么摸到的即有黄、绿、红.生:因为老师放进去的球有这些颜色。师:因为老师放进去的有红球、绿球、黄球,所以我们有可能摸到黄球,可能摸到绿球,也可能摸到红球。我们只能用可能来描述这件事,同意吗?(板书可能)师:那大家可能摸到黑色的球吗?生:不可能。师:为什么?生:……师:因为里面没有黑色的球,所以不可能摸到黑色的球。(板书不可能)(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猜测——体验——推想——验证”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创设学生熟悉的摸奖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获得愉快的数学体验,并在体验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发展。从“一定”到“可能”,再到“不可能”,随着球的变化,也让孩子初步感知“一定”、“可能”、“不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三、走进生活,应用可能性1.看谁说的快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玩一玩,猜一猜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游戏中的各种情况,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