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通过亲自观察及测量,使学生掌握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掌握他们之间的进率,使学生建立起1米、1分米、1厘米这些长度单位的观念。教学目标:学生能感悟1米、1厘米长度观念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知识技能: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操作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使学生建立起1米、1厘米这些长度单位的观念。教学工具:尺子、挂图教学意图:1、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悟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标准要一致。2、让学生体验到要得到相同的测量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3、借助课件认识尺子。4、借助身边的物体帮助理解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看图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为什么熊猫和小松鼠都量得的是4尺长的皮带,用到了河马身上就不行了呢?出现了什么差异?二、新课(一)量一量。1、请同学们量一量课桌的长度,可以选择铅笔、数学书、橡皮等不同的工具来测量。2、汇报测量结果。提问:量同一条边,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二)认识尺子。1、讲: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常常要以厘米作单位。2、观察你的尺子,说说尺子上有哪些数?3、比一比,每相邻的两个数中间都一样长吗?4、在你的尺子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5、课件出示一幅尺子,来进行学习。(1)从尺子“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2)让学生从尺子上找到0和1刻度,用两个手指捏住看看1厘米有多长?观察一下,手上的什么部分大约是1厘米。(3)“cm”是厘米的符号。1cm就是1厘米。在你的尺子上指出2cm、5cm、10cm的长度。(4)做练习。手掌宽()厘米。一拃长()厘米。臂长()厘米(5)说说还有那些物体长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