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绥中一中阅读感知阅读感知•1、从这一段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当时情况危急?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并未出场,请想象当时的诸葛亮是什么样子的。•2、从故事开端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诸葛亮?•大屏展示:司马懿眼中的可疑之处•隐旌旗——诸葛在•无军队——百姓扫•城门开——兵站岗欣赏《空城计》视频片断,揣摩人物形象。合作交流:1、司马懿兵临城下,看到西城景象确实起了疑心,请从文中找出依据。2、分角色朗读司马懿父子对话,注意要读出性格来。(哪些字要重读)3、连司马昭都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而司马懿却没识破,可以看出老司马什么性格?通过视频思考:司马懿•在文中司马懿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司马懿是一个怎样的人?先是“笑”而不信——仔细观望,心中大为疑惑——害怕诸葛亮有埋伏,赶紧下令撤兵疑心病重狡诈多端老谋深算多疑自负1、孔明认为空城计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还有什么内容丰富了诸葛亮的形象?3、由此看出诸葛亮身上有一种什么性格才能让他成功?深入探究:孔明的“笑”(细节描写)笑容可掬抚掌而笑拍手大笑假笑真笑真笑故作轻松高兴、庆幸嘲笑、自豪三“笑”的词语真笑还是假笑反映人物的心理体现人物形象特点临危不惧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兵临西城众官惊,机智从容妙计生司马多疑把兵撤,孔明谈笑释空城归纳总结:巩固联系:•用原文句子回答:•1)诸葛亮敢使用空城计的理由是:2)司马懿退兵的理由是:3)诸葛亮不弃城而逃的原因是:“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兵之二千五百……擒乎”•小结:多疑自负的司马懿和果敢机智的诸葛亮为我们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空城计。这虚而示虚的疑心之计后来被选入《三十六计》中,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此计成功的例子,如张守圭守瓜州等。《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空城计》只是编者给我们精心节选的精彩片段之一。小说中还有许多生动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希望同学们课后多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