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时代的发现》教学设计由于本节电磁感应现象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我就回绕这个重、难点进行突破。二、探究过程第一阶段:研究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一)、提出问题师: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电流的磁场,知道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能生磁”。那么,你是否想过存在不存在相反的现象呢?即“磁能生电”呢?(二)、猜想与假设生:“磁可能生电”。因为电流的周围总是存在着磁场,说明电流和磁场彼此是不可分割的。师:那么,我们如何来实践“磁生电”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三)、实验设计1、要求学生设计所需的实验器材(灵敏电流计、开关、方框线圈、马蹄形磁铁、导线)。2、师生论证可行性方案。如把条形磁铁改成马蹄形磁铁;把单根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改成利用方框线圈的一条边作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把电流表改成灵敏电流计等。3、设计简单的实验步骤[(1)闭合开关,让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不动;让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上下移动;让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前后移动;让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左右移动;……;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2)断开开关,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四)、实验探究1、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合作探索研究。(两个同学一组并从实验桌抽屉下拿出器材)。并要求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2、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实验组适度指导,并允许自学课本。3、思考讨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下列问题:(1)在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在满足什么条件时,导体中才会有电流产生?(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出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五)、分析与论证1、组织学生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2、让学生上讲台操作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同学间补充说明或加以点评。3、师生归纳实验结论。(多媒体投影规律)(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2)磁场产生感应电流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具有闭合电路;②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六)、评估与反思师:同学们,你们对实验结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生1: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为什么用切割两字而不用垂直两字?生2: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为什么一定要强调闭合电路?生3: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运动时?学生思考、讨论,操作。最后师生小结:(1)“切割与垂直是有区别的,垂直不一定是切割”。(2)如果电路不闭合,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时就不能产生感应电流,只能产生感应电压。(3)电磁感应现象只有在运动中产生。简要介绍“科拉顿‘跑’失良机”。实际上,上面我们只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究工作,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其研究过程可仿照上述进行,并可作适当的归并。第二阶段: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一)、提出问题、引发猜想。师:实验做到现在你还想了解什么?上面的实验,我们已经知道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切割磁感应线运动的方向有关。除此以外还跟其他因素有关吗?这些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生:感应电流的方向还可能跟磁场的方向有关。(二)、学生实验研究。1、教师发给学生两人一张投影片,学生合作探索研究。2、教师巡视,要求学生把探索结果填写到投影片上。(三)、分析讨论,交流小结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收集投影片,将投放部分投影片,投放到谁的,谁上讲台操作,并要求描述现象其他同学补充点评。2、师生完善表格:实验次数导线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方向磁感应线的方向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1向左向上向左偏2向右向上向右偏3向左向下向右偏4向右向下向左偏3、师生小结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感应线的运动方向和磁感应线的方向有关。两者中任一因素发生改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也随之改变;当两个因素不变或同时改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也不变。)第三阶段:整理归纳、深化拓展1、教师投放录像(1)、教师投放画像介绍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的生平业绩。重点介绍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实现了“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