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之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过程与方法: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难点:理解几分之一所表示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图形以及课件等。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课件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操作发现法:通过让学生猜一猜、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3.自主探究法:自主探究通过克服困难、获得新知的过程体会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引导学生准备好学具和学习用品养成良好习惯。(学生准备好课本、练习本打开。)2、分发长方形等学具。(学生把老师分发的学具放课桌右上角。)3、播放《我们一起去郊游》的音乐。(跟着音乐一起唱歌。)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听着这首歌,老师都想去郊游了,你们想去吗?生:想去!师:我们跟着小东小丽一起去郊游吧!课件出示:小东小丽郊游情景图师: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谁能帮忙解决呢?生:一人两个苹果,一瓶矿泉水。师:为什么这样分?生:这样分一样多。师:一样多在数学上叫什么呢?生:平均分。结合学生的交流,揭示:每份分得一样多,数学上叫做“平均分”。课件展示分的过程,并板书平均分。师:还有一个蛋糕怎么分给小东小丽公平呢?生平均分,一人一半。师:如何用数来表示“一半”呢?当所分物品的个数是非整数时,就可以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引出新课“分数”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丰富、有趣、现实的日常生活,再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卡通人物,小东和小丽郊游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小东和小丽野餐时分食品这一生活情景,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唤起学生对“平均分”的回忆,为认识分数打下基础。二、合作交流感悟新知。1.认识二分之一。师:我们把蛋糕分成了几份?一半是其中的几份?生:分成两份,一半是其中的一份。(课件直观演示分的过程,并板书一半用数书写的方法和读法)讲授完写法读法,并完成课件中填空。(课件演示分蛋糕的过程同时右边书写方法与蛋糕分的过程同步进行。蛋糕先从中间切一刀,右边书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课件演示蛋糕分成两份,右边书写分母2;课件闪烁其中的一份,右边书写分子1。)师:通过刚才的演示,你能说说二分之一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吗。(提示:2,1,横线)生:2是把一个蛋糕分成了两份。师:是分成两份吗?一大一小可以吗?生:是平均分。那条横线就是平均分的意思。生:1是其中的一份。教师板书各部分表示的含义。(板书)师:请同学们动手折出你手中长方形的二分之一,并把它的二分之一涂上颜色。并与小组成员交流折法。教师巡视并指导小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生1:展示图一生2:展示图二生3:展示图三质疑: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二分之一呢?生:他们都是把它分成两份一样的,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师:两份一样的还可以怎么说。生:平均分成两份师:谁能完整的说一遍。生:这三种折法,都是把同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师:说的很好。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我们看下列图形,哪些图形的涂蓝色部分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并说明判断理由。生:三角形可以。师:说说为什么?生:把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蓝色是其中的一份,所以是它的二分之一。生:还有正方形也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也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师:那长方形和圆形呢?生齐说:不能。师:为什么?谁能告诉我。生:两份不一样生:它不是平均分师:谁能总结一下,一个物体或图形的二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