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全等三角型的判定(ASA)教学设计者:重庆市荣昌中学刘荣一、教学内容分析三角形全等是初中数学几何推理证明的一个重要考点,并且都是中低档考题,容易得分,要求学生必须重点掌握,培养好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⑴能运用“ASA、AAS”的方法进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进一步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⑵学生探索出全等三角形的条件“ASA、AAS”结合图形能准确表达三角形全等。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⑵学习过程中经历了通过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探索过程,使学生体会到认识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之间的关系。⑶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的理性与严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智力因素:⑴知识基础:系统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⑵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2.非智力因素(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和抽象的数学概念相比,学生对具体实例,动手实践,亲自归纳总结的兴趣更浓,掌握知识的速度也快。四、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是全等三角形?2.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要具备什么条件?1DBEAOCCADB二.创设情景,实例引入一张教学用的三角形硬纸板不小心被撕坏了(如图),你能制作一张与原来同样大小的新教具吗?能恢复原来三角形的原貌吗?探究1.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AB,∠A/=∠A,∠B/=∠B。把画好的△A/B/C/剪下,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已知:任意△ABC,画一个△A/B/C/,使A/B/=AB,∠A/=∠A,∠B/=∠B:画法:问:通过实验可以发现什么事实?结论:有两角和它们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用数学语言表述:练习1.点D在AB上,点E在AC上,BE和CD相交于点O,AB=AC,∠B=∠C。求证:△ABE≌△ACD.练习2.如图,∠1=∠2,∠3=∠4。求证:AC=AD24321探究2:在△ABC和△DEF中,∠A=∠D,∠B=∠E,BC=EF,△ABC与△DEF全等吗?能利用角边角条件证明你的结论吗?得到了一种新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两角和它们中的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用数学语言表述:练习3.如图,∠1=∠2,∠C=∠D,求证:AC=AD四.反思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五.小结:六、教学评价设计1.测试形式与工具:课堂提问,合作完成练习,课堂达标练习2.测试内容:⑴课堂练习题⑵对这堂课中学到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小结⑶你的疑问都解决了吗?七、教学板书1.全等复习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对应元素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SA”、“AAS”3.例题4.学生练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