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内容修订栏第二课时一、复习知识,导入新课1、复习课文内容:课文主要讲了发生在父与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反馈,并板书:父子)2、这篇课文讲的一个儿子与十四个同学在废墟下支撑了38个小时,一个父亲不顾危险坚持不懈地挖了38小时,你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呢?(了不起)板书二、品读课文,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父亲了不起在哪?儿子了不起在哪;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刚才的问题,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然后在四人小组里讨论。1、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父亲(1)、读课文,找出能够体现父亲了不起的相关的语句。①汇报,师相机出示:他挖了8小时,·····到处都是血迹。(看出父亲挖得时间很长,救儿子的执着。)②这是一个多么坚韧不拔的父亲。谁能用朗读来表达内心的感受。(2)、(想象画面,丰富形象。)经过36小时的挖掘,父亲变成一副什么样子,联系前面的录像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钢筋、玻璃把他的....划破了)从外貌上去体会父亲的艰辛,感受到父亲的伟大。(3)、是什么力量支撑父亲挖了36小时?为什么不直接写36小时?请同学默读课文,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①课文为什么要从8小时写起(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时间很漫长,父亲挖得特别辛苦)读出这种感觉②父亲挖了36个小时,为什么还没有放弃呢?出示读课文相关句子: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③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是父亲经常对儿子说的话。A你们想象一下:这位慈爱的父亲曾在儿子遇到什么情况下说了这句话?B现在,在地震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课文中怎么说的?生读课相关句子。④别的父母是怎样的?有哪些人在阻挡父亲,这位父亲是怎样做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生引读课文)⑤面对这么多困难父亲停止挖掘了吗?(没有)为了要和儿子在一起,父亲克服了哪些困难呢,你能用仿照不论……总…….这样的句式来说吗?如:不论别人怎么劝解,父亲总不停止挖掘。⑥小结: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总是会和你在一起,总教案内容修订栏之,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生:永远和儿子在一起)(4)感情朗读。①永远要和儿子在一起的坚定信念让父亲多么的了不起,同学们,读——生读(他挖了8小时,···到处都是血迹。)②指导朗读2.为什么说儿子也了不起呢?引读课文父与子的对话部分:“当挖到36个小时,突然听到…(师生对读)。(1)讨论:为什么说这是个了不起的儿子啊?你找到了哪些语句,说出你的体会。(爸爸在38个小时挖掘中,儿子非常信任他,一回忆起爸爸说的那句话,他的信心就回来,他信赖他的爸爸。)(2)当他的爸爸这样挖掘了八小时……,阿曼达在废墟里会和同学们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儿子之所以可以支持38个小时,因为爸爸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是这种信念支持着他,他相信爸爸会来救他。)教师小结:在漆黑的瓦砾堆下,38小时,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正中情况下,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多么勇敢多么镇定啊。是亲情,产生信赖;是亲情使父子心连心;亲情使儿子坚信,父亲总会跟他在一起,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让同学出去,表现他舍己为人,富有爱心(板书:勇敢有爱心)这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这句真诚诺言的信赖。生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3、课文为什么反复出现这句话。当父亲孤军奋战,伤痕累累,疲惫不堪就要倒下的时候,是这句话让父亲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师:当儿子饥渴难耐难以支撑的时候是这句话给了他希望总结: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父亲的责任感表现了崇高的父爱,儿子对这句话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亲情使人勇敢、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师: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生: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让我们把父子幸福相拥的境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齐读最后一段。板书设计:17、地震中的父与子父了不起子挖父子情深等顽强勇敢恪守诺言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