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务中法律审查及诉银行业务中法律审查及诉讼管理中常见法律风险及讼管理中常见法律风险及要点要点银行业务中法律审查及诉银行业务中法律审查及诉讼管理中常见法律风险及讼管理中常见法律风险及要点要点概述•第一部分法律审查概述一、法律审查定义和特点二、法律审查员在合同法律审查中的角色定位•第二部分合同法律审查一、合同法律审查的内容二、常见问题三、几类合同的法律风险•第三部分诉讼管理中应当注意的风险及要点第一部分法律审查概述一、法律审查的定义和特点•定义:法律审查是各级行对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和法律性文本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审核,对相关法律风险进行识别、提示,提出法律风险防控措施或者建议的专门工作。•合法性、有效性一、法律审查的定义和特点•特点1、专业性2、客观独立性3、规范性4、有限性一、法律审查的特点—专业性•1、专业性•法律审查的依据–法律审查的基本依据包括法律及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基本依据没有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的,相关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作为补充依据。–涉外业务的法律审查依据还包括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以及当事人选择适用的国际惯例、外国法律。一、法律审查的特点—专业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学习•归纳提高一、法律审查的特点—客观独立性2、客观独立性•独立判断。法律审查意见如实反映和提示法律风险,不受任何部门和个人的不当干预和影响。一、法律审查的特点—规范性3、规范性工作程序的规范性(按规定应当进行法律审查的经营活动、合同等相关法律文件,必须在审批前履行法律审查手续。)《中国##银行法律审查管理办法》第二、三章审查范围、审查程序《合同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法律意见文本的规范性《法律审查送审表》的规范性一、法律审查的定义—规范性•《中国##银行法律审查管理办法》第十条下列经营管理行为,应当送交法律部门进行审查:(一)涉及新的客户类型、交易结构、担保方式的授信业务;(二)交易结构复杂的银团贷款、项目融资、金融市场业务;(三)新产品论证、新业务推广方案;(四)知识产权的产生、转让、许可;(五)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六)重大的风险资产处置事项;(七)重大的对外投资、对外担保等事项;(八)涉及本行的海外并购、融资、市场拓展等事项;(九)劳动人事管理事项。一、法律审查的特点—规范性•《中国##银行法律审查管理办法》第八条各级行的法律审查权限与其业务经营权限相一致。•一级分行(直属分行)可以对本行的法律审查权限进行适当的调整。必要时,上级行可以委托下级行进行法律审查。一、法律审查的特点—规范性《合同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一)针对个别业务的制式合同文本,修改其条款内容或在“其他事项”中填写内容,增加##银行义务或限制##银行权利的。但二级分行(直属支行)及以上机构的正式文件明确规定可以修改或填写的除外;(二)非制式合同;(三)补充协议;(四)变更或解除已经成立的合同。一、法律审查的特点—规范性•《中国##银行法律审查管理办法》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律部门可以不受理或者退回送审:•(一)违反本办法规定程序送审的;•(二)不属于本级行法律审查权限的;•(三)下级行法律部门未就需要审查的请示事项进行审查的;•(四)原法律审查事项未发生实质性变化重复送审的。一、法律审查的特点—规范性•送审流程:•支行业务经营权限范围内的由支行法律事务工作人员审查。•超支行权限的应由支行提出初步审查意见后送营业部机关相关业务部室,由该部室进行合规性审查及提出初步审查意见、填写《法律审查送审表》后送内控合规部审查。一、法律审查的特点—规范性•法律意见的规范性1、意见书管理规范提倡统一编号、存档、专人管理;2、意见书格式规范应采用固定格式,由法律审查人员及法律事务部门负责人署名出具。一般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送审部门、送审事项、送审材料清单(二)出具法律意见书的有关法律依(三)有关事项涉及的法律关系及其合法性;(四)法律审查意见、有关建议及风险提示。一、法律审查的特点—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