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实,蕴情,绕趣——创建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实效课堂点滴谈内容摘要:农村语文教学高耗低效情况依然存在,如何在当前农村学校特定的条件下提高语文教学实效,从识字体现一个“实”字,朗读注重一个“情”字,课堂围绕一个“趣”字三方面入手,以学生为本,在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中提升我们的课堂,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摆在第一位。关键词:实效课堂、实处、情感、兴趣怎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是充满个性的朗朗书声,是基于文本的阅读体验,还是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在新课改的实践中,这些新理念实际上已逐渐被我们语文老师认同,但实际上,在我们现在的农村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师平时的教学中还有一段距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部分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又回到了习惯了的老路上去,课后靠“磨”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益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都相对薄弱,教学资源缺乏,教学实效大打折扣,农村语文教学高耗低效依然存在。其实,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由来已久,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是我们每一个扎根于农村的语文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普通农村学校,如何在当前农村学校特定的条件下提高语文教学实效,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问题,我就以任教的二年级为平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识字体现一个“实”字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我在教学中导入新课后设计以下五个环节落实识字任务: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2.同桌互读。3.教师检查。4.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5.在学习课文中再次巩固识字。通过这五个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生字,从而使识字教学既扎扎实实,又不乏灵活多样,让学生把对字词的掌握消化在课堂之内。例如在教学《北京》这一课时的生字“阔”字我是这样设计的:[实录1]师: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出示图片:升旗仪式)生齐读句子:天安门在北京城的中央,红墙、黄瓦,又庄严又美丽。师:还有哪里可以看出天安门很美?生:广场很宽阔。(出示天安门广场图片、阅兵仪式图片)师:天安门广场真的很宽阔。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阔”字?生:“门”加一个“活”就是“阔”。师:加一加的方法。生:活表示活动,门里面可以活动,说明地方很大很宽阔。师:是啊,地方大得都可以进行阅兵仪式了,真的很宽阔。(齐读句子:天安门前面是宽阔的广场。)1这样学生对一个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词语的理解障碍在这样预设情境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教授生字时还可以把生字融入一定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理解词语。总之,一节好的低年级语文课字词训练一定要扎实到位。二、朗读注重一个“情”字情感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纽带,《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强调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现以《看雪》一文为例,围绕《大纲》这一要求,来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读读、看看、想想、说说中,用心体验,用情表达。《看雪》这篇课文是一篇内容很新、教育意义很深的课文。课文以台湾的小朋友看不到雪而惊奇的问老师为重点,又以老师神情地回答学生的话为难点,我围绕这些设计一系列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理解课文。首先让学生找出学生问的四个问题,再围绕这四个问题展开朗读,学生与老师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学生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中。[实录2:]师:谁来读读自己勾画的句子。生:您看见过真的雪吗?您是在哪儿见过的?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北京离这儿很远吧?师:(出示写有这四个句子的小黑板)找到这四个句子的请举手!师:这么多啊,请四个小朋友来读读句子,其他孩子想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生读句子生:它们后面都有问号,是问句。师:对。怎么把这四个问句读好呢?我们把他们放回课文中去,再读读。可以跟小伙伴商量商量。学生读书。师:读得真投入,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台湾的小朋友,我就是那位老师,谁先来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