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解决问题》(一年级上册)嘉陵区思源实验学校左春蓉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简单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2、在具体情景中,会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能正确解答求总数,求部分的简单应用题。3、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会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能正确解答。教学难点:应用题结构及数量关系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揭示课题1、口算抢答2、让学生观察所学过的口算都有哪些类型(加法、减法、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5类)3、学习这些口算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呢?揭示课题并板书:解决问题。二、引入复习正题1、看第一幅图,观察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观察后抽生汇报怎么解答呢?8+2=10(只)分析黑兔和白兔都是总数的一部分,我们要求的是总数。2、出示第二幅图,让学生小组说说图的意思并解答分析后归纳得出并板书:总数=部分+部分3、出示第三幅图,让学生观察能得到什么信息并提出问题,然后解答分析要求的是部分,已经知道了总数和其中和一部分4、出示第四幅图,让学生小组内说说图的意思,写下解答的算式分析后归纳并板书:部分=总数--已知部分5、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找到数学信息(已知条件和问题);解答(列算式);检查提醒学生注意养成检查的好习惯。6、说说生活中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问题。7、练习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相关问题的解答方法。8、巩固练习。三、全课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练习梳理出了用加法减法解决问题的技巧,真了不起,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孩子们也能用这样的方法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学反思:本节课是总复习,目的是通过练习让学生自己梳理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联系,构建“总数=部分+部分、部分=总数-已知部分”的模型,并把梳理的知识网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练习分三部分进行,在于让学生在练习中总结,然后进一步提高加减混合运算及连加、连减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分析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简单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用自己的的语言发现具体情景中的数学信息及问题,能够独立解答,养成了检查的好习惯。不足之处是在学生讨论,小组相互说图意的,有个别学生没有参与进来,而老师没能顾及其个别,从而担心其受冷落失去学习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