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和总结人教版( 2024 )学习目标1. 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2. 知道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3. 知道回声测距的原理。4. 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决定因素。5. 知道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6. 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梳理知识点 1 声音的产生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能够发声的物体叫声源。通常除了我们直接看到的、感受到的振动以外,还利用以下事例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发声的音叉接触轻质小球,小球会被弹开敲击鼓面时,碎纸屑被弹起音叉发声溅起水花转化法例 1 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盆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声音产生的原因B. 声音传播的条件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 乐音与噪声的区别A知识点 2 声音的传播1.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声音在液体中传播声音在气体中传播航天员在太空中用电磁波交流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推理法知识点 2 声音的传播1.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2.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作声波。思考:物体振动停止声音就会消失了,对吗?虽然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原来发出的声仍继续存在,会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知识点 2 声音的传播3. 声速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ν 固体 >ν 液体 >ν 气体。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 。4.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使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声源障碍物要听到回声至少距障碍物17m ,利用回声可以测量距离。原理: s= 2vt例 2 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 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 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两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 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C例 3 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 1s 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s 再次听到回声,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________ 。已知声速为 340m/s ,则两峭壁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