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保护环境》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6页。【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前面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方法。这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利用教材中的情境,要重点解决学生在列出算式的基础上理解算理,引导学生直观操作,经历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的探索过程,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让学生正确快速的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前面我们跟着环保小组的同学一起学习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下面我考一考大家掌握了吗?抢答:25+4=69-5=16+30=78-50=指名说一说25+4和16+30的计算方法谈话:环保小组的同学们不仅在学校里搞护绿活动,他们还来到了校外,来到公园里。用自己的行动保护环境。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探究新知:(一)看情境图,找信息:1、提问:从这幅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找出的信息:小红:“我捡了7个塑料袋”小明:“我捡了25个塑料袋”小东:“我捡了9节电池,22个易拉罐。”小林:“我捡了16节电池,8个易拉罐。”2、提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可能出现的答案:1、小红和小明一共捡了多少个塑料袋?2、小林和小东一共捡了多少个易拉罐?443、小林和小东一共捡了多少节电池?(将问题写在黑板上)(二)动手解决25+7的算法。1、师:我们先来解决“小红和小明一共捡了多少个塑料袋?”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2、师:25+7怎样计算,请同学们自己动脑筋想一想,用学具摆摆看。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说一说。3、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情况。4、小组汇报:找几名学生回答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1)数出25个小棒,在继续数7根,一共数了32根。(2)数出2捆5根小棒,再数出5个和那5根合起来就是一捆,再拿2根,一共是三捆2根,就是32。(3)先数出2捆5根小棒,在数出7根,5和7加起来是12,在和20合起来是32。[边说边板书:25+7=32个20512先算5+7=12再算20+12=32]5、小结:我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计算出25+7=32,在后面的学习中你用哪种方法计算快,就用哪种方法。(三)独立计算22+8,16+91、剩下的两个问题怎样列式?(22+8,16+9)怎样计算,请同学们在组内利用学具帮助你们解决。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3、学生汇报计算方法。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xSJ.Cn收录22+8=30个先算2+8=10再算20+19=3016+9=25节先算6+9=15再算15+10=254、讨论:3个算式在计算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思考后发言。师生共同归纳: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而且个位相加都满十了。[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三:巩固练习:(一)想想再回答4+8=6+7=5+7=4434+8=26+7=15+7=(二)擦亮眼睛找答案35+827+447+619+831534327(三)登山护绿:1、谈话:环保小组的同学还不怕辛苦,登上高山进行保护环境的活动。我们也不要落后,看看谁登的最快。2、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四:归纳总结谈话:今天我们和环保小组的同学一起活动了,你们有什么收获?青岛版《保护环境》教学反思本课是在前面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方法。这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利用教材中的情境,要重点解决学生在列出算式的基础上理解算理,引导学生直观操作,经历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的探索过程,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本课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和多位数相加的基础,所以让学生正确快速的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延续上节课的情境,本课教学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感到我们的知识是密切相连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构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