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人类唯一的家园》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人类唯一的家园》。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六年级的学生已经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利用现代化媒体的传播,对地球环境的现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他们知道人类登月和探求火星生命起源的科学事例,而且对这类事例比较感兴趣,可以利用自己的方式来查找需要的学习资料。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学生可以通过查找人类登月和探索火星的相关学习资料,使自己对这两类事例有更深的了解。结合课本中介绍的内容,学生可能对人类探索宇宙的行为更加感兴趣。在了解了“生物圈2号”的实验后,学生可能会感受到人类对现有地球环境的破坏并对此感到惋惜。这对于提升学生对地球母亲的赞美之情。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充分感受人类努力探求另一个生存环境的过程,从中体会到自己所生活的地球是独一无二的。教学难点是,了解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理解只有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在突破教学重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课本中提到的事例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事例,应该抓住这几个事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了解,从中体会那些为科学实践和探索而牺牲的英雄们的可贵精神,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有的学生可能找不到与课本事例相关的资料,教师有必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查找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为学生认知的一个补充。最后一个环节“赞美地球”,可以在第二个话题的教学中完成,也可以单独成为一课时的活动内容。设计思路本课教学设计首先以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为出发点,让学生了解人类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探索行为;其次从对其他星球与地球生存条件的系数比较中,让学生感受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怎样的;再次用“生物圈试验”让学生知道科学家为人类创造另一个生存的家园而做出的努力,从实验的失败中体会人类探求其他生存空间的艰难,从而激发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地球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第一课时:了解人类探测月球和火星的知识、延伸话题,向宇航员致敬、比较月球、火星与地球的情况,得出结论。第二课时:了解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赞美我们的地球母亲。44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科学家正在为创造人类生活的另一个家园而做出努力,感受地球是目前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学会珍惜现有的生活环境。能力目标:在对地球、月球和火星的生存环境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得出地球是目前人类生活的最佳选择。知识目标:知道地球母亲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虽然科学家在其他星球上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但仍没找到比地球更合适的人类居住地。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感受人类努力探求另一个生存环境的过程,从中体会到自己所生活的地球是独一无二的。教学难点了解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理解只有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和查找人类探索月球和火星的相关图片与文字资料,也可以制作成CAI课件。学生准备:收集并了解人类对哪些星球进行了探索,了解美国“生物图2号”实验。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46-P47页内容,话题为“人类寻找另一个‘地球’的努力”。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48-P49页内容,话题为“‘生物圈2号’的启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活动一了解人类探测月球和火星的知识1.学生看课文中登月的内容,思考:读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话,你有什么感想?2.了解人类探测火星的知识。3.小结:科学家们为了给人类开辟一个新的生存空间,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们为探索而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对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设计意图:充分感受登月是人类科学进步史上的一大创举,体会登月的伟大意义。】活动二延伸话题,向宇航员致敬1.师: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探索星球的行动?知道哪些宇航员?(师生交流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442.师:你想对这些宇航员说什么?齐读格里索姆的话。3.小结:向那些为科学实践和探索而牺牲的英雄致敬。这是对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