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圆柱、圆锥整理复习教材分析:圆柱、圆锥整理复习,是对这一单元知识的系统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圆柱、圆锥特征,掌握体积计算方法及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整理这些知识时,始终也能到学生把握圆柱、圆锥联系与区别,是学生更加明晰相关概念,灵活运用知识。学习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整理本单元的内容,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归纳、整理、有序思考问题、合作交流等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学习重点: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体积复习及有关计算学习难点:圆柱、圆锥知识的综合运用学习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1.(出示图片)谈话:你看到了什么?你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用到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学生看图提出问题,进入新课。【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处需要数学,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新理念。2.今天我们就对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整理与复习)二、自主合作,整理知识:师:请同学回忆一下,在圆柱、圆锥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有序的将它们整理吗?。(1)师:课前已布置同学们回去进行整理,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记,根据小组活动方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准备汇报。整理要求:(1)重点突出,简洁有条理。(2)能体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讨论,并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交流,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与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2.活动二:(1)活动要求:以组为单位,选出其中的一个知识点的推导过程,进行认真梳理,并做好汇报准备。【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各知识点的推导过程,并对重难点进行讲解,起到巩固知识,让知识再升华。师适时给予评价:你可以根据不同题型,选择最佳方法。3.有什么疑难问题,小组内解决不了的?【设计意图】:数学离不开问题,只有提出问题,才能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不留遗憾。注重学生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巩固所学内容,进行分层练习。师:正所谓学以致用,能用整理的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吗?愿意接受挑战吗?【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培养集体主义观念。让知识得到巩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1.(1)甲乙两人分别利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围成一个圆柱体(接头处不重叠),那么围成的圆柱()。A高一定相等B侧面积一定相等C侧面积和高都相等D侧面积和高都不相等(2)下雨时,给打谷场上的圆锥形谷堆盖上塑料防雨布,所需防雨布的最小面积是指圆锥的().A.表面积B.体积C.侧面积2.判断:(1).计算圆柱形油桶能装多少升油就是求这个油桶的容积。(2).圆柱底面直径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体积也扩大2倍。(3).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它的侧面展开图一定是正方形。(4).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5).求做一个圆柱形的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圆柱的表面积。3、选择题(1).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削去部分体积是圆锥体积()。削去部分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圆柱体积是削去部分体积的()圆锥体积是削去部分体积的()。ABC2倍D3倍EF1(2).有两个底面半径相等的圆柱,高的比是3:5,体积的比是()。A3:5B5:3C9:25D25:94、如图,有一个圆柱形橡皮泥,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要求与本单元知识有关,看看谁编的问题更有创意)4厘米10厘米4厘米10厘米四、课堂小结今天通过整理复习,同学们对圆锥和圆柱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能及时的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复习,以便我们能更好的理解和运用。五、课后检测(一)填空1、一个圆柱的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