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花生可贵之处。2.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两个句子,懂得做人的道理。3.学会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学习重、难点: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两个句子,懂得做人的道理。3.学会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跟着作者一家种花生、收花生,今天我们跟着他们一家过个收获节,一起来尝花生、议花生。二、明确目标课件出示课时目标,指名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学习板块一:1.默读3—14自然段划出“议花生”这部分的对话内容,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2.讨论:花生有一样最可贵,文中是怎样写出它的可贵之处?(一)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围绕问题读、划、写批注。(二)合作交流:(三)展示汇报:学生展示汇报。教师相机点拨。点拨预设如下:1.三姐弟是从花生的味道、用途、价钱来谈花生的好处,用上“不但……而且……同时……把三姐弟的三句话合成一句。2.父亲议花生:“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起来才知道”。(通过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色彩、样子、果实、生长的位置的对比写出花生“果实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的特点,体现花生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炫耀自己的品格。)四、学习板块二:体会下面这两句话有什么含义,你是怎样体会到的?和同学交流交流。(1)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2)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点拨预设如下:1.“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学习花生内在秀美、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2.“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社会没有好处的人”。(为别人带去更多的好处、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与社会、默默奉献,造福人类)师过渡:作者从议花生讲到做人的道理,这种写作方法就叫做物喻人,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地做奉献?例如:警察、环卫工人、邮递员、修理工……五、学习板块三:迁移拓展小练笔: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请你想一想,你从身边的什么事物的可贵之处中联想到了什么人?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3.各小组选出最好的同学上台展示,教师点评六、推荐阅读《含羞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