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郊区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问题研究作者信息姓名联系电话所教学科地理所教学段高中电子邮件单位名称本课程的结业作业要求您选择一个您所教的,且包含有项目学习要素的单元,为这个单元设计评价计划。最终完成的作品要提交到平台上供学友们互评。单元主题:水土流失及治理一、单元概述:在下面空格处简要介绍这个单元,清晰简洁地介绍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是目前的热点问题,更是地理学科研究的重点,通过探究威海郊区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问题,学生可将威海地区作为区域环境问题研究的载体,从区域环境特征入手,重视区域人地矛盾对环境问题产生的推力,获得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的总体思路,并符合新课程标准对生态问题研究的教学要求。水土流失问题的学习可以有多种方式,我们采取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本单元的学科教学。通过制定威海郊区水土流失现状的调查计划,促进学生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威海郊区水土流失状况的调查,使学生能良好与他人、与网络媒介等沟通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社会的和跨文化的技能;通过实地考察,形成现场学习,适应多元化课堂的能力;通过整理调查材料,形成分析报告,学习客观的、有效地获取和评估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展示调查分析报告,使学生有效地利用口头、书面和非语言沟通技巧清晰地表达思想,有效地进行团队工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具体学习活动过程及内容见下表:任务:1.制定一个威海郊区水土流失状况的调查计划。2.通过上网查询和访问相关部门(威海城乡建设委员会,威海水利局、当地群众等),调查威海郊区水土流失现状。使用等级图例,按水土流失较轻,中等,较严重地区绘制威海郊区的水土流失分布图。3.选取某处水土流失较严重区域(采石区、隧道/立交桥等工程建设区、果园等农业集中区、旅游景区等),进行实地考察,重点了解该地水土流失的现状(流失面积比例、土层残留厚度估计),形成原因(自然和人为原因),现有的整治措施(护坡等工程措施、林网建设等生物措施、改良耕作方式和覆盖等农业技术措施)。4.将全班分成六个大组,每组7~8人,设组长一名,讨论各自的调查结果,由组长负责把大家的结论写成调查分析报告。预期成果:1.威海郊区水土流失状况等级分布图。2.威海郊区某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目前的现状、形成原因及整治措施,提出建议(区域图和多媒体展示)。3.威海郊区水土流失问题调查报告。过程:1.背景十一五期间,经调查,威海市生态环境存在潜在的隐患。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1490平方公里(2000年),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7.4%。威海市对生态环境的治理非常重视,提出如下目标: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生物、工程、耕作保土措施相结合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控制在850平方公里以内。2.调查利用课余、休息日通过上网、实地考察、查阅威海年鉴资料、向威海城乡建设相关部门询问等方式调查我市水土流失现状及问题产生原因。在调查之前,首先制定调查计划。3.统计与制图让学生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绘制水土流失分布图。建议使用以下图表:首先分出水土流失较轻,中等,较严重地区。绘制威海郊区的水土流失分布图。然后选取某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区域,对该地水土流失的现状(定量描述),形成原因和目前的整治措施或建议,进行重点调查和整理。(1)现状调查:实地估算测量,填写表格坡度坡度﹥25°坡度25°-10坡度10°-20°土壤层厚度CM薄土﹤15中土15-70厚土﹥70占区域水土流失的比例土地利用方式耕地草地林地建筑…(2)原因调查:查找当地气候资料,走访当地民众,填写表格。自然地形气候……人为土地利用方式植被破坏工程建设…(3)措施及建议整理:实地记录,填写表格现有生物工程农业技术建议………4.总结:各组的学生分别讨论各自的调查结果,由组长把结论写成调查报告,各小组把调查报告在全班交流。二、21世纪技能这个单元将重点培养哪种或哪些21世纪技能:交流合作、信息素养、灵活性和适应性、生产力和责任感。三、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模块4第1节后完成)请明确单元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