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课时大气受热过程学案表1.连续5日不同高度与不同地面性质下实测温度平均值日期时间水泥地面(℃)草坪地面(℃)地面0cm温度地面上10cm气温地面上1.5m气温地面0cm温度地面上10cm气温地面上1.5m气温9月3日至9月7日平均值6时21.5720.6520.6020.0619.6420.019时30分27.9126.7626.5526.5826.3526.1812时31.8229.8829.4229.1428.4427.3415时30.7529.3228.8527.7627.1726.3822时22.8321.7321.5521.2020.8420.991.根据表1数据在图1中绘制水泥地面及上空10cm、1.5m温度日变化折线图。2.根据表1数据在图2中绘制水泥地面与草坪地面上空1.5m气温日变化折线图。图1图23.根据图1,说出白天时段不同高度温度变化规律。℃℃4.尝试在图3中绘制太阳、地面、大气之间热量主要传递过程。5.阅读教材P28图2.1及相关文字,与自己做图进行比较,认识并完善大气受热过程。6.由图可知,大气热量直接来源于:图3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7.根据图2,比较图示时段两条气温曲线的差异,分析不同地面性质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图48.读图4判断气温线A与气温线B的天气状况(晴天或阴天),并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