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二中高二生物六科联赛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60分)1.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叙述为()A.A、B、C依次为血浆、组织液、淋巴B.A、B、C依次为血浆、淋巴、细胞内液C.B、C、D依次为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D.B、C、D依次为血浆、细胞内液、淋巴2.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B.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微粒数目无关,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体积D.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C.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D.不同人的体温,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存在微小的差异4.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5.下列对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后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前膜B.神经递质是一种电信号C.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D.神经递质传递是双向的6.取未受操作影响的两相连的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可保持神经细胞活性)中,其中一个神经元是与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装置如下图,下列各选项分析不正确的是A.分别刺激A、B、C、G、H五处,能引起肌肉纤维收缩的(位置)有5处B.在B、C两点接上灵敏的电流计,刺激A和G点,电流计指针都能偏转C.D、E、F共同构成了两个神经元相连接的部位叫突触D.刺激E、F点,引起肌肉收缩的时间不同7.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第1页共8页A.体温调节B.水平衡调节C.内分泌调节D.血液pH值的调节8.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A.W区B.V区C.S区D.H区9.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D.机体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10.下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的激素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11.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I和细胞Ⅲ均能识别抗原B.在①和⑨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C.细胞Ⅰ和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D.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指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12.不属于对生长素的双重性描叙的是A.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生长B.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C.既能促进果实成熟,也能抑制果实成熟D.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13.如图,若做向光性实验测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则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A.小于2mB.大于1m,小于2mC.大于2mD.无法确定14.宋代苏轼在《格物粗谈·果品》中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上述叙述中“得气即发”的“气”是指第2页共8页ba(-)(+)(+)(-)甲状腺激素丙乙甲A.氧气B.二氧化碳C.乙烯D.吲哚乙酸15.假设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e、f、g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运输)A.f>a=b=d=e>g>cB.a=f>d=e>b=g>cC.c>a=f>d=e>b=gD.c>f=d>a=b>e=g16.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相差很大B.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C.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D.出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17.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B.调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