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3)VIP免费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3)_第1页
1/3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3)_第2页
2/3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3)_第3页
3/3
1《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原州四中卜亚妮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文言词语,正确翻译课文;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背诵并默写课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炼及布局的精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品味文章画面布局的巧妙。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五、教学准备:教师:利用网络查阅有关山水美景的资料,准备课件。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为熟读成诵做好准备。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课前播放《高山流水》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我国著名古筝曲《高山流水》,这首曲子讲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两位知音好友的故事,曲子很美,大自然所造就的高山流水等自然景物的绮丽风光更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令我们心情愉悦。今天我们就通过陶弘景的手笔,再次体会一下这种美妙的感受。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文体。先由学生介绍,老师再补充。多媒体显示作者,文体。2、朗读课文,感知文意(1)播放音频朗诵,要求学生掌握字音,明确停顿。(2)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3)选一名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3、同桌做搭档,一人读,一人对照注释翻译句子,对难理解的字词句做好符号标记,便于在合作探究时解决。教师巡视酌情指导。4、全班交流,师生质疑问难。5、多媒体显示重点字词、句,要求学生识记掌握。①〔交辉〕辉映;〔四时〕四季②〔歇〕消散③〔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④〔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借代);争相跳出水面。音乐、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引入学习情境文学常识积累多种形式的朗读,熟悉课文训练阅读和感知文言文的能力2三、问题探究⑤〔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1、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看看作者都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景的?2、开头两句在文中的作用?3、“一切景语皆情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1、A、观察角度①仰视、俯视:“高峰入云,清流见底“②平眺:“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B、动静结合①静景:“高峰入云…四时俱备”②动景:“晓雾将歇…沉鳞竞跃”C、晨昏变化①晨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②昏景:“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总领全文(以“美”点明全文中心)3、“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1、读完美文,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脑海中出现的画面,然后说说你觉得文章美在哪里?你可以从文章中的意境来说,也可以从语言的角度来说。2、多媒体依次显示山水相映图,石壁翠竹图,晨晖夕照图,激发学生的想象。3、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明确:作品呈现给我们的有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语言上,一个“将”字,活画出轻纱似的晨雾逐渐消散,于是山水从朦胧中依次显出绰约的风姿;一个“乱”字充分写出了猿鸟鸣叫的热闹,欢欣;一个“欲”字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夕阳鲜明的色彩和动感;一个“竞”字,有力的表现了鱼儿争相跳跃的无限乐趣,使整个画面显得生机勃勃。本文和《三峡》一样,四字写景句非常多,试最大化地运用或改用它们说一段话来描绘景物,看谁用得多,用得好。给学生2分钟准备,然后展示。1、翻译课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意境,揣摩语言,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训练运用知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3四、赏析美点五、扩展延伸六、布置作业七、板书设计2、发挥想象,将课文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字数300字以上。巩固练习理清课文思路教后反思:总引绘景抒怀山水相映之美色彩相配之美晨昏变化之美答谢中书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