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第十一册语文导学案课题:11.《永远的歌声》教学实施案学习有方法(自我评价:)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词语。2.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层次。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一、看拼音,写词语。bítìtìtóuyāohèzīyáliězuǐ()()()()qǐmèngzhuàizhumílíxìnggāocàiliè()()()()二、比一比,再组词。淙()辩()剃()龇()踪()辨()涕()龄()棕()瓣()梯()此()三、理解词语。清亮亮:呲牙咧嘴:嘶哑:兴高采烈:委屈:启蒙:四、根据内容,理清层次。老师生病——()——()——()——我们向老师献上草药和鱼五、归纳学习方法我的收获:我的质疑: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层次。难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二、预习反馈。1.听写词语2.理解词语三、自主探究。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分段。2.多媒体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朗读并理解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小组交流,教师小结(自我评价:)五、拓展延伸仿写第一自然段,描述你的童年。t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内容t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内容t教学方式与方法六、课堂检测(自我评价:)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的小溪()的泥菩萨()的嗓音()的庙宇()地点头()地献上()地抱着()地穿起来2.照样子,写词语。傻乎乎:曲曲折折: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2.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重点: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难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一、复习导入二、自主探究1.默读第2-5自然段,找出描写老师的语句,读读这些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自由读第6-7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自由读第8-10自然段,哪句话最令你感动?为什么?4.自由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你发现了什么?并说出体现首尾呼应的语句。三、交流展示,教师小结(小组评价:)四、拓展延伸1.文章为什么以“永远的歌声”作为题目?2.当“我们”委屈地献上自己为老师采的草药、抓的小鱼时,老师为什么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六、课堂检测(自我评价:)1.语言训练孩子们为老师抓鱼忘记了一切,全然没有发现自己身边隐藏的危险,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2.按要求改写句子。(1)二兰和石头把小鱼一条一条地穿起来。(改成“被”字句)(2)歌声一直滋润着我童年的梦。(改成比喻句)3.我的收获:我的质疑:日积月累(学生)教学反思(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