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林口县龙爪中学原孝贵一、教材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的是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介绍了“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及其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等问题。2、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现代中国的大事。顺利回归说明,中国开始强大起来,能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港澳回归,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尤其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奋发进取。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教材。3、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科能力,但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根据课标和学生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说出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的含义;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及意义。比较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异同,增强比较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教会学生新旧知识联系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引领学生从回顾香港、澳门的过去,了解香港澳门的现在,展望香港澳门的未来三方面完成学习任务。通过播放《公元一九九七》《我的中国心》等音乐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图片,让学生体会香港、澳门回归的喜悦之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通过中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的讨论,让学生体会祖国的强大,从而激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香港澳门被割占的历史,让学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通过香港、澳门的回归,认识到是综合国力增强的表现,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邓小平的一国两制设想是一个创造性设想,为其他各国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方法。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4、重点、难点:(1)重点:“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2)难点:对"一国两制"深刻内涵的理解。“一国两制”的构想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的运用。二、教法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法、纵向联系法、情境再现法、问题法、对比法三、学法及学法指导学法:讨论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学生要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1)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培养学生使用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影像资料、史料和图片,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3)通过问题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协作解决问题、自主创新等能力。四、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结合新课标理念,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环节一:导入播放《公元一九九七》(通过歌曲渲染气氛,引起学生兴趣)提问:这首歌是为了庆祝那一地区即将回归而创作的?除这一地区外,新中国成立后还有哪一地区没有回归?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同时引出本课课题。板书课题: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师:要探寻香港、澳门的回归,首先要了解她们是怎样离开祖国怀抱的。大家还记得吗?引导学生回忆思考,进入环节二。环节二:步入历史、感悟历史一、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问题)历史回顾:结合地图探讨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多媒体展示)假如你是当地居民,你有什么感想和希望?盼望国家富强,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环节三:设身处地、探寻方案本环节包括“一国两制”的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两块内容。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新课标理念“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鼓励教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本着这一理念,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起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作用,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完成本环节。突破重难点的教学。二、“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方案)关于“一国两制”的内容。我巧妙导入: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如何解决港澳问题,多次被提到议事日程。现在,请我们班的同学讨论一下,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