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报三春晖》教学设计北海中学许娟0难报三春晖【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这一课所面临的初中生,大多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精心呵护与关爱,会将父母的付出认为是理所当然,又由于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不成熟,所以容易忽略父母的爱心,感受不到家中的亲情,因而存在对父母的付出不知回报的问题。在经过前两个框题《我知我家》、《我爱我家》的学习后,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培养了爱家的情感,在情感上已经初步的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和付出应该得到回报,但究竟应该如何孝敬父母,落实到行动上时又不知所措,因此,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落实到孝敬父母的行为引导上。2、本课的内容结构(1)我们应该孝敬父母;(2)我们怎样孝敬父母;(3)孝敬父母应注意的问题。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明白,子女应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到道德的谴责,法律的追究;反对盲目的愚孝。(2)能力目标:提高辩析孝敬父母的好处与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一步热爱自已的父母及长辈,厌恶不孝行为;体验尽孝后的快乐;并树立家庭中的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4、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孝敬父母,并将“孝敬”落实到生活的点滴行动上。(行动上)难点:领悟父母的爱与付出,懂得我们应该孝敬父母,并从孝敬父母的实践中体会幸福快乐。(情感上)【教法和学法】教法:榜样激励法、情感熏陶法、活动体验法、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利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歌曲、图片调动学生的情感。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探究、讨论、比较等方法,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教学过程】一.听歌曲《天下父母心》创设情境导入主题常言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有两个人,他们始终占据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从青春到年老,从乌丝到白发,从矫健到蹒跚,他们愿用自己的一生来爱我们;面对如此大爱,我们又该如何回报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和学习难报三春晖。二.讲授新课活动一:爱的回忆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位割肝救子的伟大母亲,她就是“暴走妈妈”陈玉蓉,为了给儿子捐肝,挽救儿子的生命,她每天暴走10公里,7个月风雨无阻,鞋子走破了四双,脚上的老茧长了一层又一层,裤子的腰围也一点点缩小,最终她的体1重由68公斤减至60公斤,达到了捐肝标准,成功将自己的右边肝脏捐给了儿子,给予了儿子第二次生命。1.提问学生:在这个故事中,最打动你内心的,最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她以母爱齐天而感动中国,成为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她获得了这样的颁奖词:“这是一场命运的马拉松,她忍住饥饿与疲倦,不敢停住脚步。上苍用疾病考验人类的亲情,她舍出血肉,付出艰辛,守住信心。她是母亲,她一定要赢,她的脚步为人们丈量出一份伟大的亲情。”----“暴走妈妈”是天下父母的符号,让我们再次见证了母爱的崇高和伟大。2.爱的回忆:更多的爱,就融在平淡生活中,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你和父母之间肯定也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值得我们去分享,下面,就让我们进行一下爱的回忆。(请同学们回忆感受父母对你的关爱,讲一讲父母做的一件最令你感动的事。)通过刚才爱的回忆,同学们是否已经体会到了父母的深深的爱呢?我们要知道“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是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我国宪法和婚姻法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活动二:爱的回报同学们,父母温暖的胸膛曾经是我们童年最好的避风港,当我们步入青春,开始发展自我时,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我们的父母,正是他们用心血为我们撑起一片晴空。有那么一天,我们的父母将会变老,我们年轻挺拔的身体将会成为他们的依靠,成为他们晚年的依托,这时,请不要忘记,用我们的敬爱之心报答三春晖(播放视频:《爱的代价》,感受父母对自己从小到大,一路走来的辛劳付出,提出问题:在爱的天平上,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要远远超过我们为父母所做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加重爱的砝码呢?如何去孝敬父母呢?)下面让我们进入下一环节爱的回报。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