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第二课时》导学案[课标要求]:(1)复习巩固已学的铁、铜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学习铁、铜的新的化学性质;学会用图示方法自主构建铁的不同价态相互转化的关系。(2)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Fe3+、Fe2+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体验自主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认识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铁、铜及其化合物的使用对人类生产、生活及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重点: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Fe3+与Fe2+的相互转化。难点:Fe3+与Fe2+的相互转化。预习案:一、相关知识(阅读教材71页至76页,完成下列内容,对不能填写的等老师上课时解决)1。铁的氧化物(填写下表)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铁俗名化学式铁元素的价态色,态水溶性与酸(H+)反应自然界存在主要用途2.铁的氢氧化物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化学式色,态水溶性热分解与H+反应放在空气中变化实验室制备3.铁盐与亚铁盐(1)含Fe2+的溶液颜色为;含Fe3+溶液的颜色为;(2)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现象为:反应式为;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溴水,现象为:反应式为;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H2O2,现象为:反应式为;(3)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现象为:反应式为;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现象为:反式为;(4)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现象为;离子方程式为;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现象为;反应式为;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现象为;反应式为;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KSCN,现象;(5)自我小结:①要使Fe2+转化为Fe3+,应加入剂,使Fe2+发生反应而生成Fe3+,如加入等;要使Fe3+转化为Fe2+,应加入剂,使Fe3+发生反应而生成Fe2+,如加入等②要鉴别FeCl2溶液与FeCl3溶液,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法?二、预习自测1.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FeCl2,最好加入()A.氯水B。溴水C。铜粉D。铁粉2.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最好加入()A.氯水B。溴水C。铜粉D。铁粉3.将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中,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Fe3+生成的是()A.硫酸B。H2O2C。硫酸锌D。氯化铜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FeO溶于盐酸:FeO+2H+=Fe3++H2OB.Fe2O3溶于稀硫酸:Fe2O3+6H+=2Fe3++3H2OC.Fe(OH)2溶于盐酸:OH-+H+=H2OD.Fe(OH)3溶于硫酸:3OH-+3H+=3H2O三、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案: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有白色沉淀产生,但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这是因为4Fe(OH)2+O2+2H2O=4Fe(OH)3,为了能更长时间的观看到白色沉淀,你有没有合理的改进方案?当堂检测: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B.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Fe3++Cu=Fe2++Cu2+C.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Fe3++3SCN-=Fe(SCN)3D.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氨水:Fe3++3OH-=Fe(OH)3↓2.实验室配制FeCl2溶液时,为了防止其氧化变质,常加入少量的()A.铜粉B。铝粉C。镁粉D。铁粉3.有NaCl,FeCl2,FeCl3,MgCl2,AlCl3五种溶液,用一种试剂就可区分它们,该试剂是A.盐酸B。烧碱溶液C。氨水D。KSCN4.有FeCl2和FeCl3两瓶溶液,下列方法不能鉴别它们的是()A.观察溶液颜色B。滴加氢氧化钠C。滴加KSCN溶液D。滴加AgNO35.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钠,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B.钠表面有银白色铁析出C.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D.白色沉淀最后会变为红褐色6.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再滴入少量氯水,溶液立即显血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Fe2+B。Fe3+C。NH4+D。K+7.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含Fe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再滴入新制氯水,混合液变为血红色,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该溶液中一定含SC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