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公开课简案厦门市海沧中学白清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2、理解诗歌的内容,准确流畅的背诵诗歌。能力目标:1、假期朗诵教学,提高朗诵水平,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2、把握重点词语,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恋亲人的美好情操。教学重难点:理解杜甫对于唐王朝的支持与对于战争的痛恨的矛盾心理。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2、活动式教学法;3、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再识杜甫基本资料,诗歌创作风格(四个时期及各自代表作)写作背景、三吏三别二、初读诗歌1概括,谈所得2老妇的话是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步步逼问→如何逼问的(想象→讨论→展示)三、活动展示1、课本剧表演2、所观所感3、再读诗歌,感受爱国心四、问题探讨1、引入一首诗歌《闻军官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歌收获:爱国。对于战争的痛恨2、“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中的“请”字,结合课下注释:自愿?被迫?①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官吏对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②诗人又拥护唐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能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结合《新婚别》、《新安吏》两首诗歌进行深入的情感分析,发现百姓的矛盾心理)五、再读,背诵六、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