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年和闰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平年、闰年的特征。了解每四年中有一个闰年的道理。2、能根据年份准确判断出平闰年。3、培养互相合作的意识与相互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知道平年和闰年的知识,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小研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导入新课师:你知道自己出生在那一年吗?(学生汇报,多数在1999年或2000年)师:能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小组交流后部分学生汇报)师:闰平和我们许多同学一样也出生在2000年,同样也是三年级的学生,可是他只过了两个生日,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猜测,引起全班交流争论,最后形成最合理的认识,闰平的生日可能在2月29日。)师:对,闰平的生日是在2月29日,可是今年他又没能过生日,他想知道哪年能过生日?我们来帮帮他好吗?(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闰平的生日问题。(板书:闰平的生日)二、自主探究1、探究平年、闰年的特征师:请同学们你搜集到的2月月历,观察你搜集到的2月月历都有都少天。并完成《闰平的生日统计表》。年份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二月的天数(小组合作完成后展示)师:观察统计表,哪些年闰平能过生日?他过了几个生日?生汇报:2000年、2004年、2008年的二月是29天,2000年闰平出生,2004年闰平过了第一个生日,2008年闰平过了第二个生日,一共过了两个生日,其他年份的二月都是28天,所以闰平不能过生日。师:我们规定,二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二月有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板书:平年28天、闰年29天)师:算一算,平年一年有多少天?闰年一年有多少天?学生计算,汇报: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教师根据汇报板书)2、探究四年一闰的规律(多媒体出示万年历)师:我们一起再帮闰平查一查哪一年他能过第三个生日?也请你继续填写统计表。(共同查找,填写统计表)师:观察统计表,说说闰平生日的出现都有什么规律?(观察、讨论)汇报:每四年闰平过一次生日。师:闰平每四年过一次生日,也就是每四年就会出现一个闰年,闰年与4究竟有什么关系呢?那怎样判断平年、闰年呢?我们不妨来试一试!看看能发现什么方法。(小组讨论、尝试、合作)汇报:用闰年年份除以4,所得结果没有余数;用平年年份除以4,结果有余数。师:对!每四年一闰,就是说如果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也就是用“年份÷4”(板书),结果若没有余数,那这一年就是闰年,如果有余数,那这一年就是平年。师:为什么会每四年就要有一个闰年呢?这里有一段小知识,请同学们了解。出示课件: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旋转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65天6小时。为了方便,将一年定位365天,叫平年。这样每年大约少算了6小时,过四年差不多就多出一天,我们就把多出的这一天加在二月里,这样,这年的二月就是29天,全年366天,叫做闰年。(学生阅读了解)3、尝试判断,探究简单的判断方法。出示历史上的重大年份进行判断。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解放战争开始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学生自主进行判断)师:哪些年份是闰年?你是怎么判断的?(生汇报)师:你觉得一个个的去计算麻烦吗?有没有好的办法?(小组讨论)汇报:年份是单数时不用计算也就知道这一年不是闰年,因为单数不可能是4的倍数。师:真聪明!可是剩下的这些双数年份还是要算的,算起来也很麻烦的。老师有个很好的办法,只要计算年份的后两位数字是否能被4整除就可以了。如:判断1840年是否是闰年,我们只要用40÷4看一看是否有余数就可以了,如果40÷4没有余数,那么1840÷4也就没有余数,这一年就是闰年。(学生验证2008年)4、了解整百年不闰,四百年才闰的道理。师:假如闰平同学能活一百岁,那么到2100年,他能不能过生日呢?学生计算汇报:能,因为这一年是闰年,二月是29天。查询万年历验证,产生疑问。师:为什么这一年不是闰年,是我们计算错了还是万年历错了?还是听听时间老人是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