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认识路线》: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4册24——25页。教学目标:1、体会起点、终点和方向的含义,了解认识路线需要知道三个条件。2、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平面示意图中的方向和路线。3、发展学习有关方向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教学重点:了解认识路线的需要知道起点、终点、方向三个因素。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平面示意图中的方向和路线。教学过程:一、复习:1、读儿歌:创设实境,让学生在教室里辨认方向。2、借助方向板,说一说你周围的小朋友在哪个方向上。二、学习新课:(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1、创设悬念:电脑出示"小兰乘车路线图":问:这是小明上学路线图,你看得懂吗?小明的行走路线与方向有什么关系?2、揭示课题:师:等学习了今天的新知识--认识路线,你就明白了。(板书课题)3、全班读题。(二)认识1路车的行车路线1、读图(1)引导、观察图上的"↑"(即先定北)(2)引1路车的起点--停车场(板书:起点)(3)导1路车前面的"→"表示先向东走。(4)1路车经过的站点。(5)引1路车的终点--公安局(板书:终点)(6)导方向:师:1路车从停车场出发,它是一路朝东直开到公安局的吗?师:它是怎么开到公安局的呢?a、指名生说(同时演示1路车的行车过程)b、请大家自己说一说,可以用手边比边说。(出示有关1路车行车路线的填空题)c、再指名生说(生说师边出示答案)1路车的行车路线是:从停车场出发,先向东走2站到公园,再向东南走2站到图书馆,又向东走3站到公安局。2、小结:师:1路车的起点是哪里?终点呢?它行走的方向是怎样的?中途在哪几个站点改变了方向?生:中途在公园站和图书馆站改变了方向。师:1路车中途在公园站和图书馆站改变了方向,所以方向与路线很有关系。(板书:方向)师:行车路线图,要看清它的--。生:起点、终点、行走方向。(三)自主学习2路车的行车路线:1、教给方法:师:大家再看看从停车场出发的还有哪一路车?(2路车)师:星期天,王老师要带小朋友坐2路车到少年宫去训练,现在我们帮王老师看一看2路车的行车路线图。(1)首先要看清2路车的什么和什么?(起点和终点)11(2)还要看清什么?(它的行走方向)2、自主学习:、a、同桌讨论(出示有关2路车行车路线的填空题)b、指名生说(演示2路车的行走过程)c、指导看书,完成书P24的1路、2路的行车路线。d、作业反馈。(四)尝试练习:"小兰的上学路线图"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路车和2路车的行车路线。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小兰的上学路线图"(出示)小明从家到学校,它行走的路线是怎样的呢?指名3个学生说一说。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行车路线1、引导有序地看图。2、创设情境,解决问题:情境(一)渭河小学旅游团计划乘坐火车到北京旅游。a、同桌讨论渭河小学旅游团的旅游路线。b、学生完成练习。c、请一位小导游上台向大家介绍。d、小结:渭河小学旅游团的起点是厦门,终点是北京,中途在鹰潭、上海、南京改变了方向。情境(二)小兰家住乌鲁木齐,他想到昆明参观世博园。师:那么他的行走路线是什么样的呢?a、学生独立完成"小兰的行走路线"。b、展示作业,集体订正。3、小结:看来,只要我们掌握了方向,认识了路线,手中有张路线图,当个小小的向导,是没问题的。(二)"小鸡找妈妈":1、了解图意。2、问:小鸡该怎么走才能找到妈妈呢?谁来帮小鸡想想办法?(指名生说)3、发散思维:问:你还有什么好方法?生:搭桥、乘船。师:如果搭桥、乘船,小鸡还可以走哪条路?生:小鸡,向东南过了河,就可以找到妈妈了。生:小鸡,向东走过了河,走到羊伯伯家,再向南走,就可以找到妈妈了。四、总结、布置作业:(一)总结: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路线的知识,懂得了认识路线要看清它的起点,行走方向和终点。(二)布置作业:师:有关路线的问题,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晚上要先预习预习,回去还要画一张你的上学路线图。学案:1、十道口算卡片。2、利用上节课图片,进行路线描述。课后反思: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