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鄂教版品德与生活《爱惜每一张纸》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爱惜每一张纸》。学情分析纸张是人们生活工作的必需品,因其价格低廉,它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子女特别疼爱,总是尽其所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但忽略了孩子爱惜物品、节约使用等教育,导致孩子对书本很不爱惜。他们随手乱扔、乱撕、乱写、乱画,造成纸张极大的浪费,这样的不良现状令人担忧。同时他们对纸张形成的材料、过程不胜了解,对纸张与环保的关系更是缺乏认识。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纸的来源,知道一张纸需要耗费比较多的植物等资源,明确要节约用纸的道理,知道爱惜每一张纸的方法。教学难点是:明确生产纸张的原材料来源,了解纸张与环保的关系,懂得爱惜每一张纸的重要意义,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组织和指导学生广泛了解纸张在生产生活学习中的应用,通过对比、模拟实验、游戏等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形式和方法,了解造纸与环保的关系,体会造纸过程中劳动的辛苦,认识纸的重要作用,学习爱惜纸张的基本方法,学会将纸张重复使用,培养爱惜每一张纸的习惯,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设计思路本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前调查,课中老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了解一张纸的来之不易,明白要爱惜纸张,节约用纸。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1)纸的用途多(2)造纸术——我国的伟大发明(3)节约用纸(4)拓展升华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认识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懂得节约用纸意义重大,树立爱惜每一张纸就是具体的环保实践的观念。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树木造纸的过程,了解纸与树木的关系,知道要爱护资源、爱惜纸44张,学会并实践基本的爱惜纸张的方法。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行为与习惯:能调整自己的行为,自觉纠正不爱惜纸张的行为,养成节约用纸、爱惜纸张的好习惯,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过程与方法:学习使用调查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纸的来源,知道一张纸需要耗费比较多的植物等资源,明确要节约用纸的道理,知道爱惜每一张纸的方法。教学难点明确生产纸张的原材料来源,了解纸张与环保的关系,懂得爱惜每一张纸的重要意义,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废纸利用的小作品等。学生准备:学生课前调查了解纸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本班学生每人每天的用纸量。学生准备计算器并收集家中各种废纸(包装纸盒、纸袋或旧挂历等)和废报纸边。课时安排1课时,完成P30-32页内容,话题为“爱惜每一张纸”。教学过程活动一纸的用途多1.展示学生的课前收集的纸制品。师:大家看到这些有什么感受?(板书课题:纸的用途2.小组讨论问题:(1)纸有什么用途?(2)假如没有纸,生活会有哪些不方便?3.小组代表在全班说说纸的用处。4.师:我们身边哪些地方用到了纸?这告诉了我们什么呢?5.师:你一天会使用多少张纸呢?大家算算全班30人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的用纸量分别是多少?6.小结:纸的作用大,用途广,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必不可少的。【设计意图:采用课前收集资料和统计纸的用量使学生明白纸的用途广。】活动二造纸术——我国的伟大发明1.师:那么,纸是谁发明的?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请大家看书上的图,说说古代的人用什么写字?2.老师讲述纸的来历。(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古代写字工具)3.师: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你们想知道是谁发明了纸吗?444.(课件:出示蔡伦图片)教师简述蔡伦的故事5.师: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呢?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说呢?5.小结:古代写字用的龟甲、兽骨又太少,木简、竹简太笨重,丝帛代价又太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东汉时期湖南省耒阳县人蔡伦发明了造纸的技术,推动了纸的发展与变化。造纸术的发明,为全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演示和故事的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