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靠税源建设调研报告今年4月份,市委、市政府在全面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全面把握**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发展靠经济、经济靠工业、工业靠项目、项目靠招商、招商靠环境、环境靠作风”发展思路。如何落实“六靠”发展思路,笔者结合我市地方税源情况,就推进我市地方税源建设作粗浅探讨。一、**市地方税源结构状况及存在问题(一)地方税源结构状况20XX年,**市地税部门组织地方税收收入65963万元,比上年增收2853万元,增长4.52%。从不同角度看,地方税源构成如下:1.从税种上看。占收入比重较大的地方税种主要是营业税31100万元,个人所得税10201万元,企业所得税7225万元,分别占收入总额的47.95%、15.46%、10.95%。以上三税种收入为48526万元,占地方税收入73.57%,是地方税收增长的主体税种,在地方税中收入中举足轻重。其余较大的税种是城市维护建设税4532万元,占6.87%,资源税3645万元,占5.53%。2.从预算级次看。中央级收入10455万元,占16.21%;省区级收入3451.7万元,占5.235%,县市级收入50593.2万元,占7.84%。3.从经济成分看。国有经济117**万元,个体经济12908万元,股份制企业23735万元,集体经济5402万元,外资企业4292万元,分别占总收入的17.75%、19.57%、35.98%、8.19%和6.51%。前三种成份占地方税收收入的94.29%,是**市地方税收入的主要提供者。4.从产业结构看。依次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其比重分别为66.**%、33.88%和0%,第三、第二产业提供的税收占到了100%,第二产业提供的税收只有第三产业的一半,说明我市存在工业“短腿”情况。5.从内外资企业看。内资企业提供税收为44999万元,占第1页共6页到72.3%,外资企业提供地方税收为4292万元,仅占总收入的6.9%,反映我市吸引外资还很少。6.从总体上看,近几年来,地方税收稳定、持续增长,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财力保证。下表为近几年地方税收收入增长情况。(二)地方税源结构存在的问题尽管近年来地方税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是收入水平和税源结构与地方的财政和经济发展要求尚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是:1、税源大户少,大宗税源行业少。20XX年全市年纳地方税收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为5户(其中2户为建筑安装类业户),500万元以上的为12户,共缴地方税收17**7万元,仅占到总收入的27.44%;年纳税在亿元以上的行业只有建筑安装业,5000万元以上行业仅有房地产、服务这两个行业。2、优势税种少,税源不稳定。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地方税收的主体税种,三者占税收收入的77.96%。营业税是地方税的当家税种,占税收收入的50%,但是,建筑安装业和销售不动产就占了49.75%,而建筑安装营业税属于一次性大宗税源,受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制约,具有不稳定性,销售不动产主要来自房地产销售,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影响,我市房地产在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后,房地产项目开发逐渐减少,增长速度放慢。企业所得税政策调整后,新办企业所得税归国税局管理,企业所得税的增长主要依靠原有企业效益的提增,近几年来企业所得税年增长只有7%左右。3、税种多,税源小,征管难度大,征收成本高。目前由地税部门征收或代征的有12个税种(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投资方向调节税、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烟叶税)、三费(防洪保安费、文化事业建设费、工会经费)、两附加(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一基金(残疾人就业保证金)20XX年年收入中不超1000万元的税费就有7个,其中一个税种年收入还不到20万元。由于税种众多,税源零星分散,征管难度大,征税成本也较高。第2页共6页二、当前培育税源认识存在的误区(一)把培育税源等同于擅自减免税收,吸引投资。一些地方在引资过程中,并不注重外来资金投入的方向、效果,以及是否符合本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等,片面追求资本流入量,争相给予各种优惠待遇,导致区域间的税收竞争,使正常流动的资本成为一种“紧俏商品”,流入到那些能给予它更多优惠的区域。(二)把培育税源等同于“放水养鱼”,应收不收或少收。实际中,一些人片面地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