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一、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了解新中国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以及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领域取得的成就(一)“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①原子弹: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导弹: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③人造卫星: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时代。(二)载人航天:2003年10月“神舟”5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973年,他和助手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二号,增产20%左右。意义:①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人;②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助于解决未来饥饿问题。(四)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次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6年春,毛泽东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了解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作品老舍的话剧《》、郭沫若的历史剧《》、杨沫的长篇小说《》、三、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1、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新中国的教育。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教育制度。3.了解建国后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学教育及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4、.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史实(1)邓小平复出后,恢复了制度。(2)“三个面向”: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面向,面向”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3)《义务教育法》: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4)“科教兴国”: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1995年提出___________发展战略。(5)20世纪90年代实施了高等教育的“”;启动了“”1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1)浪温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背景: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感到大革命后确立的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么美好;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成就:法国:雨果《》——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英国:雪莱《》德意志(德国):《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长诗)(2)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以后)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日趋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社会问题,再现社会风貌,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成就:法国:巴尔扎克《》(小说集),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英国:《大卫·科波菲尔》(小说)俄国:①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诗体长篇小说)②列夫·托尔斯泰《》(小说)(课本有图像)丹麦:安徒生、挪威: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美国;马克·吐温(批判种族歧视)(3)20世纪西方文学:①英国:肖伯纳《苹果车》、②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现代主义文学成为文学主流:美国:海明威《》(海明威既是现实主义文学家,也是现代主义文家)法国:贝克特《》(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4)苏联文学:①高尔基《》②奥斯特洛夫斯基《》(5)亚非拉(作品特点——反帝、反殖、爱国主义):①印度:泰戈尔(课本有图像)②中国:鲁迅③哥伦比亚:马尔克斯2.了解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①(德意志)德国:贝多芬(继承古典主义音乐、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乐圣”式人物《第三交响曲》(后更名为《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②奥地利: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③意大利:威尔第《》④法国:比才《》⑤俄国:柴可夫斯基《》(注意课本插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