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3、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及关系。教学难点:动手操作理解分饼的方法及观察发现分数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路上遇到很多困难,有些因难是他们自己解决,有些因难是各路神仙帮他们解决的,今天,他们又遇到了“分饼”的问题。板课题:分饼师:你愿意帮助他们吗?2、师:孙悟空化斋化到了8张一样大的饼,他的问题是:(课件出现8张饼和悟空的头像:我有8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我们师徒4个人,每人能分几张饼呢?)师:孙悟空也是这样分的。(课件出示2张)3、师:沙僧也遇到一个问题,(课件1张饼和沙僧的头像:我只化到了1张饼,平均分给我们4人,怎么分呢?每人能分几张饼呢?)师:沙和尚也是这样分的。(课件动画呈现切成大小一样的4份,每人1份)4、师:看看猪八戒遇到了什么难题吧,(课件出现3张饼和八戒的头像:我化到了3张饼,平均分给我们4个人,怎么分?我能吃到几张饼呢?)师:同学们你们能帮猪八戒想想办法吗?二、操作探索(一)活动一:分一分(进一步理解真分数的意义)1、师取出3张大小一样的圆片,表示3张饼,帮猪八戒分一分,可以用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小组内交流。(课件出示学习提示)2、汇报结果方法一:生:先把一张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到1份,就是这张饼的,就是张饼,每人分到张,按照这样的方法,再分第2张饼,第3张饼,每人分到3个就是张饼。方法二:生:把3张饼重叠在一起分,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到3张的,就是张。师追问:3张饼的,是多少张饼?你是怎知道的?师:同学们帮猪八戒解决了这个难题,猪八戒开心极了。(二)活动二:分一分(认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及意义)1、师:可是,唐僧也遇到一个难题,看看吧。(课件出现9张饼和唐僧的头像:我化来5张一样的饼,平均分给我们师徒4人,怎样分呢?每人能分到几张饼呢?)师:请同学们用5张一样大小的圆纸片当作5张饼,自己分一分,然后再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交流。2、汇报交流方法一:生:我一张一张的分,把一张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到张饼,一共有5张这样的饼,就有5个张饼,就是张饼。方法二:生:把5张饼叠在一起分,把它们平均分成4分,每人分到1份,5张饼的,就是张饼。方法三:生:先分4张,每人1张,再分1张,每份张,合起来是1张再加上张。师:让我们来看这位同学的分法(课件演示分解过程)师:1张饼又张饼,用分数怎么表示呢?请同学们看老师写,先写整数,表示两张饼,再写分数紧挨着整数,分数线要与整数中间对齐,表示张饼,这个分数读作:一又四分之一(齐读)请把这个分数写一写,看谁写得更漂亮!师:(课件展示张饼和1张饼。)1张饼与张饼相等吗?所以板:1=(三)分数的分类1、仔细观察下面这些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你能试着给它们分分类吗?、、、、、、2、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位交流交流。交流并汇报时说出分类的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分子<分母、分子>分母、分子=分母3、学生汇报后,教师给出每类分数的名称。师:这样的分数叫真分数(板:真分数)真分数有什么特点?师:这样的分数叫假分数(板:假分数)假分数有什么特点?师:你能说出一个真分数吗?你能说出一个假分数吗?4、根据真分数、假分数的特征判断它们的值与“1”的关系。板:<1,≥15.、小练填空:<1=1>16、认识带分数以及和假分数的关系。师:这个分数1叫带分数。带分数左边是整数,右边是一个真分数,你能说出几个带分数吗?1这个分数与哪个分数相等?所以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三、课堂总结。说说你学会什么?四、课堂检测1、下面的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2、填空。(1)分子是5的假分数有()。(2)分母是9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3)要使为假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