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生活中一些基本的民主生活形式,知道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发表自己看法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权利。2、引导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教学重难点1、了解社会生活中一些基本的民主生活形式,知道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引导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帮助学生学习一些社会生活中民主管理、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方法。教学过程活动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调查自己的爸妈或其他亲戚朋友,看看他们参加过哪些选举活动?调查了吗?(调查了)谁来汇报一下。是呀!不管是居委会的干部,还是国家领导人,都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打开书翻到58页。活动二、学文明理1、你看见过哪些选举活动?(农村选村干部、居委会选干部……)2、在电视里、报纸上看见过哪些选举?(县、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当时的情况怎样?(会场人多,人们既高兴又严肃,又庄重)师:是呀!因为代表们要慎重的选出自己的父母官,国家领导人,就要庄重严肃。4、出示课件(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情景)5、我们小学生参加过什么选举?(班队干部竞选、少代会)活动三、开展民主选举知识抢答在班上或四个参赛组,答对一题加一面红旗。1、在我国的民主选举中,哪些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人代会代表、少代会代表等是怎样产生的?3、居(村)委会干部是怎样产生的?4、我们小学生可以参加人民代表的选举吗?5、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活动四、模拟听证会1、确定参加“听证会”的代表。(水电局局长、主管干部、水电专家、普通群众)2、学生扮演不同的人群,根据课前的调查进行陈述。3、师小结:通过模拟听证会,让学生了解了国家的政策法规的制度,听取了各方人士的意见,使决策更加合理,更能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除了听证会是一种民主对话方式,你们还知道哪些也是民主对话。(新闻发布会、民主测验、民主调查等)活动五、活动天地——民主调查1、把课前准备的民意调查表在小组里进行统计。2、在班上进行公布,做成统计表,应该统一的多少人;不用统一的多少人;可以有一套但不用天天穿的有多少人。3、根据调查情况,完成一份调查报告。活动六、怎样进行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1、请同学汇报本地的热线电话、投诉电话以及意见箱等。2、有了这些设施有什么好处?3、找一找广播、电视、报纸中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栏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重庆电视台的“天天630”等)4、在近期播出的哪条新闻你最感兴趣,规范了什么行为?活动七、课外延伸1、结合少先队活动,语文实践活动,开展“我给县长(校长)”提建议的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完成一份建议信。通过邮局、意见箱等恰当途径送到相关部门。2、引导学生从小养成有主人翁责任感,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