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一枚金币(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每一个孩子确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所必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安排了“金钱”这一主题单元,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感知金钱的文化内涵,懂得要用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懂得金钱包含有劳动价值。《一枚金币》是本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它是一个格鲁吉亚童话故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一个好吃懒做的儿子通过劳动终于懂得金钱来之不易的故事。故事简单完整,层次分明,运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展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内心。其次,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人物形象对比,儿子前后的表现对比,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对比,从而揭示“要用自己的劳动挣钱,懂得珍惜劳动成果”这一文章主旨。【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刚刚步入四年级,所以学生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上还比较困难。学生逐步能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积累、换近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但在抓住重点词语谈对句子的体会上还不够深刻。《一枚金币》是一篇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能够吸引学生,他们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要明白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充裕的物质生活使他们正像文中的儿子一样看不到父母挣钱的辛苦,不懂得金钱包含有劳动价值,当然也不知道珍惜。【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质疑、解疑、自主阅读的能力。4.让学生懂得“要靠自己的劳动挣钱,要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教学重难点】1.通过引导学生抓住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2.懂得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要靠自己的劳动挣钱,要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教学准备】课件、学生的听写本【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谈话:我们继续学习《一枚金币》。昨天的学习中有几个词一定引起了你们的注意,请同学们拿出本子准备听写,老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写。2.听写:辛勤劳动、好吃懒做、省吃俭用、花钱如流水。3.检查听写情况(教师检查黑板上的听写,其余的孩子对照黑板进行检查、改正)4.教师谈话:谁来用上黑板上的四个词,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5.教师此时提醒学生评价的要求。(请听的同学注意:他的声音是否响亮?语句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楚呢?)6.抽生讲述、抽生评价「设计意图:通过听写和讲述故事,不但检查了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让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二.体会父亲的“受不了”1.教师谈话:通过刚才的讲述,我们知道了父亲是“辛勤劳动”挣钱,儿子是“好吃懒做”不挣钱;父亲是“省吃俭用”,儿子是“花钱如流水”。看来,这对父子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此时,此时这位父亲,面对这样的儿子,会是什么感受?能用书中的词语回答吗?(板书:受不了)2.找出描写父亲受不了的句子,用横线勾出来,并试着小声读一读。3.学生汇报交流A.谁来读一读自己勾画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到自己年老了,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也受不了了。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说:“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来。”)B.齐读,父亲为什么“受不了”?所以他才对妻子说(生读父亲的话)C.你从父亲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父亲的生气、痛苦失望)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随便给谁)带着这些体会去读读父亲的话吧!D.你体会到父亲什么心情?怎么读?(抽生)E.师引:父亲是几多辛酸、几多失望、几多无奈啊!女同学读父亲的话。F.师引:真不错,我从你们的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位愤怒、痛苦、失望的父亲。也许此时他已老泪纵横,男同学读父亲的话。「设计意图:通过抓住父亲受不了的语句和重点词语进行感悟,以及学生多元化地朗读,体会老人“受不了”的心情。」三.体会儿子的“受不了”(一)提出儿子的“受不了”1.师过渡:是呀!父亲决定不留任何财产给儿子,但是在母亲的恳求下,父亲决定让儿子去挣钱,儿子一共交给父亲几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