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习题1、《唐雎不辱使命》选自,它是末年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辱的意思是:。2、解释下面加粗词的意思。(1)唐雎不辱使命辱:(2)且秦灭韩亡魏且:(3)岂直五百里哉直:(4)非士之怒也士:3、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的意思。(1)虽千里不敢易也。虽:风力虽尚劲。虽:(2)以大易小,甚善。易:移风易俗。易:(3)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谓:太守谓谁。谓:4、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2)仓鹰击于殿上。5、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词类活用现象。(1)亦免冠徒跣:(2)请广于君:(3)轻寡人与:(4)天下缟素:6、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古今义。(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今义:(2)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义:今义:(3)挺剑而起。古义:今义:7、仔细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答:(2)与臣而将四矣答:8、翻译下面的句子。(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9、第3段唐雎一连举了专诸、聂政、要离等三个人物,简析他这样做的目的。10、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参考答案:1、《战国策•魏策》;西汉;刘向;辱没,辜负。2、(1)辱没;(2)况且;(3)只,仅仅;(4)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3、(1)虽:即使;虽然。(2)易:交换;改变。(3)谓:对……说;是。4、(1)“错”通“措”;(2)“仓”通“苍”。5、略。6、(1)古义:交换;今义:容易。(2)古义:即使这样,但是;今义:表转折。(3)古义:拔出;今义:硬而直。7、(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8、(1)即使如此,但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2)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3)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9、略。10、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