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对话,感受笋芽儿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体会童话中蕴涵的意义。教学难点:能读好不同人物的对话。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笋芽儿、竹子的音像资料或图片;投影仪。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学习有感情地朗读笋芽儿和春雨等人物的对话。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师问: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生答)大熊猫最爱吃什么?(生答)竹子长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时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生答)出示笋芽儿图:这就是笋芽儿。出示竹子图:这就是竹子。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二、自学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查(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指导)三、交流1、正音: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按偏旁归类读----扩词读----同桌互考,全读对的同桌奖励一颗小笋。2、展示方法:如:猜谜:两辆车——轰;尹戴竹帽——笋动作演示:唤/揉/扭/钻/抚/辫3、读文: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4、质疑:自学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四、感悟1、读一读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呼唤笋芽的段落,想象他们呼唤的语气一样吗?2、重点指导春雨和雷公公呼唤的语气。(1)春雨姑娘是怎样呼唤笋芽的?(声音柔和、语气亲切,有“润物无声”的感觉)谁能试着“低声呼唤”笋芽儿?范读——指名读——评读———练读——齐读。(2)谁来做雷公公呼唤沉睡的笋芽儿?他和春雨姑娘的语气一样吗?(声音粗重,带有鼓励)练读——挑战读——分组读——齐读。(3)笋芽儿苏醒时什么样?通过做动作、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揉”“伸”撒娇“”扭“”一个劲地“”钻“”等词语。模仿读——加动作表情表演读——男女声竞赛读——评读——自愿展示读。(4)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前四自然段。五、写字1、练习书写“喊、呼唤、笋芽”五个字。教师重点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三个带口字旁的字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2、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打等级。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继续练习朗读,学写生字。教学重难点:从朗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乐趣。教学准备:竹子的音像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1、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读给大家听。2、分组竞赛读文。二、朗读1、轻声读课文: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看到春天的景色是什么样的?2、你能读出春天的美景吗?(指名读、齐读)师生共同感悟春光的美好。3、仿句训练:笋芽儿还看到了什么?你还能像书上那样说几句吗?三、想象1、默读课文: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株健壮的竹子,你最想说什么?(可以对春雨姑娘说,也可以对雷公公说……)2、再读感悟: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四、表演1、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教师巡视指导。2、班级推选表演好的小组,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五、写字1、学习写“冈、世界、轰”四个字。教师重点指导“冈”字的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部分不能写得太小,第二笔是长点。“轰”字左边的“又”字捺要变成点。2、学生练习书写,组内互相评价。根据同学的建议,把自己写不好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3、全班交流展示,评选“小小书法家”。六、作业读一篇童话故事,把故事的内容讲给同学听。相关链接:1、笋芽儿是人们食用的蔬菜之一,可以鲜吃,制作各种菜肴;可以腌制,能吃上几个月;可以干制,能吃的时间更长;还可以制作罐头,销往世界各地,给种植户带来可观的收入。2、竹子在夏天,是生长期间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