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对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2、让学生学会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2、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还记得加法交换律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或公式,或者举一个例子说一说加法交换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运算定律(板书:乘法交换律)。二、探究乘法交换律(一)分析主题图1、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33页看主题图,从图中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看图汇报:(1)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2)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2、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同桌说说)(1)负责挖坑、种树共有多少人?(2)负责抬水、浇树共有多少人?(3)他们一共种多少棵树?(二)发现规律、概括规律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来解决这几个问题?先说思路再列式。2、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4×25=100(人)25×4=100(人)2×25=50(人)25×2=50(人)5×25=125(棵)25×5=125(棵)3、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这三组的算式都是交换因数的位置,而积没有变。你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2×4=84×2=8;24×5=1205×24=1204、上面的两组算式可以用什么数学符号来连接?(等号连接)2×4=4×224×5=5×245、是不是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它们的位置,结果都相等呢?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6×8=8×6你能再举出这样的一个例子吗?(生列式)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三个式子:我们先来观察左边的式子,它们都有几个数相乘?(两个)再来观察右边的式子,有几个数相乘?(两个)右边的因数与左边的因数相同吗?(相同)左右两边有什么不同?(因数的位置交换),结果相等吗?引导学生说出: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师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如果用字母a表示一个因数,b表示另一个因数,你能用它们表示乘法交换律吗?指名学生上台板演:a×b=b×a你真棒,能非常清楚明了地把乘法交换律表示出来了。三、达标巩固1、先填空,再想想运用了什么运算律。45×16=16×()5×(14×9)=(5×)×()6×25)×4=6×()×()6×13×5=13×(×)2、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23×25×42×37×53、你能很快算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积吗?5×37×24×25×2216×8×1254、学校图书室买回12包书,每包4本,每本25元,买这些书一共花了多少元钱?四、课堂总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