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复习学习目标1、了解并掌握读懂古代诗歌的方法;2、正确运用读懂古诗的方法读懂古诗。(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命题类别:唐诗题目作者:野歌李贺考点:⑴整体赏析——内容、手法、写作意图⑵思想感情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纲要求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先“懂”后“答”——古诗词鉴赏规律诗歌鉴赏三步走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一读标题二读作者三读注释四读文本五读题干五“读”一读标题诗歌题目表明诗歌体裁表明写作对象暗示写作手法概括写作内容揭示地点诗歌类别表明情感书愤征人怨春夜喜雨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琵琶行(白居易)咏柳(贺知章)寻隐者不遇(贾岛)旅夜抒怀(杜甫)表明时间、背景可知的信息一读标题为什么要读标题?标题有哪些作用呢?1、概括诗歌内容。2、交代写作缘由。3、奠定诗歌情感基调。4、交代诗歌类型,表明诗歌体裁。5、表明写作对象,暗示写作手法。6、揭示写作时间、地点、背景、事件、主旨等。《咏素蝶诗》——1、交代写作对象(素蝶)2、点明诗歌的类别(咏物诗)3、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鹊桥仙·七夕》——1、交代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夕而写)2、暗示写作内容与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征人怨》——1、交代写作对象(征人)2、点明诗歌的类别(边塞诗)3、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怨)《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一诗,仅从标题上看,交代了哪些内容?【注】苗发、司空曙:都是作者的诗友。①“竹窗闻风”交代了写作缘起和本诗的主要描写对象。②“寄”交代了写作目的(怀念远方的人)③暗示了情感基调(思念及由思念而生的其它情愫)以及题材类别(怀人诗)我们应了解作者的哪些相关信息呢?1、思想性格2、生活经历5、时代背景(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3、风格流派4、创作背景和目的二读作者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风格基本是相对稳定的。知作者,知人论世•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望洞庭湖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注:本诗写于被贬途中。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表达作者对洞庭美景的喜爱,表现作者虽被贬,但并未屈服的乐观豁达的心境。诗豪练习:•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三读注释典故解释疑难词句提供写作背景、目的等重要信息注释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你读出了什么呢?(情感)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联系作者注释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不见杜甫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