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刻在呼吸》教案教学目标:1、关注家乡的空气质量,探究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发展和因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3、进一步培养以合作的方式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空气,爱护环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勤于动手的能力。教学准备:透明胶布、木板。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阅读P43的一位同学的关于爸爸的鼻炎的日记。可是你们知道吗,我们平常呼吸的空气是怎样的呢?二、布置任务。平时我们经常去的地方,比如家里、教室、操场、街头、公园……哪些地方空气最清新?这节课,我们去进行实地调查。三、调查周围空气情况。1、做好调查准备:将透明胶布反钉到木板上。选择好空气测查地点。2、实地测查:将准备好的测查工具放到预选的不同地点(建议选择街头、教室、家里、公园等地方),30分钟后再将测查工具取回。四、讨论测查结果。1、观察测查结果。看看测查工具,你有什么发现?2、讨论:同样的胶布,为什么有些地方粘的灰尘多,有些地方粘的灰尘少?说明了什么?3、灰尘少的区域与多的区域相比,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吗?(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绿色植物对空气的作用,以及人们的活动对空气的影响。)五、我的绿色日记。通过观测、访问、查找资料、收看电视空气质量报告,对家乡的空气状况进行调查,找找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六、活动总结。分小组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总结。七、交流。1、通过测查,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2、你还有什么好的测查空气的方法吗?八、拓展活动。课后实验:是不是同一个地方不同时候空气质量还是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