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大桥局向莆铁路工程一项目部承台基坑开挖支护方案编制:复核:审批:中铁大桥局向莆铁路工程一项目部二零零八年九月承台基坑开挖支护方案一、工程概况东新赣江特大桥自新建县生米镇开始,沿途经过南昌县东新乡、富山乡、岗上镇,止于向塘镇。在东新乡附近跨越赣江,桥址位于既有生米公路大桥上游1.5km处,桥跨区域属赣江冲积沉积区,地形平坦开阔,地面标高10~30m,赣江东西大堤内侧为漫滩区和河槽,桥位处江面宽约1900m,中间为江心洲。本标段为东新赣江特大桥主桥标段,标段处于南昌枢纽内,起讫里程为D1K1453+500~D1K1455+190.5。标段正线长度为1823.15m。主要工程内容包括:东新赣江特大桥的桩基、承台、墩身、跨大堤现浇梁和主通航孔(126+196+126)m连续钢桁梁。本标段主要工程项目为:东新赣江特大桥0#台至41#墩,全长为1823.15m。二、工程地质桥址内属残丘和冲积平原地貌,上覆第四系粉质粘土和砂土层一般厚约10~25m,赣抚平原区有0~8m透镜状软土分布,其砂土层分布不均匀、规律性差;下部泥质砂岩全风化和强风化带较薄,弱风化带顶界面有一定起伏,埋深在10~25m之间,局部有差异性风化,强度较低、易软化;区内地下水丰富,水质对混凝土均有侵蚀性。桥址属断陷沉积覆盖区,乐化台端坡脚有基岩零星露头,岩层倾角平缓,产状无法量测,未见其他构造形迹。特殊岩土为软土。三、支护方案基坑开挖原则上必须在少雨、枯水期低水位时开挖。1、0#-35#墩承台底标高均超过19m,均高于施工常水位,可采用常规方法开挖,此段覆盖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及细沙层,透水性较大,基坑开挖放坡应按表一进行;采用集水井降水,基坑开挖完成后,根据现场情况,可采用插打小木桩及废旧木模板作为支挡。2、36#-41#墩为水上承台,不存在开挖情况。具体施工方案见施工组织设计。基坑采用挖掘机小放坡开挖,分上下二级开挖。第一级为2m,待砂层孔隙水水位标高降到地面2m以下进行第二级开挖。开挖时预先准备数量充足的土袋,外侧土袋内可装粗砂或小卵石,堆码时土袋应平放,其上下层和左右层应互相错缝。待基坑开挖深度至承台底标高时,在承台基坑内侧周边坑壁分层构筑土袋护坡,土袋之间要垫实抄平。表一:基坑坑壁坡度坑壁土坑壁坡度基坑顶缘无载重基坑顶缘有静载基坑顶缘有动载砂类土1:11:1.251:1.5黏性土、粉土1:0.331:0.51:0.75四、施工步骤及主要技术措施1、基坑开挖1)测定基坑中心线、方向、高程。2)按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决定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案、开挖范围和防、排水措施。3)弃土不得妨碍施工。弃土堆坡脚距坑顶缘的距离不宜小于基坑的深度,且宜弃在下游指定地点,不得淤塞河道,影响泄洪。4)基坑开挖时,基坑每边放宽不宜小于80cm,在基坑底部四周设排水沟与汇水井。5)基底应避免超挖,使用机械开挖时,不得破坏基底土的结构,可在设计高程以上保留一定厚度由人工开挖。2、基坑护壁1)、挡板支撑,可采用横、竖向挡板与钢(木)框架支撑坑壁。基坑每层开挖深度,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边挖边支。2)、对支撑结构应随时检查,发现变形,及时加固或更换,更换时应先撑后拆。支撑拆除顺序,应自下而上。待下层支撑拆除并回填土后,再拆除上层支撑。3)、坑内砂层有少量渗水时,可在坑壁打入木桩,木桩直径约为5cm、长100cm,向下与坑壁成300角打入,一般间距约为50~100cm。4)开挖基坑遇有较大渗水时,可采取下列措施:①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0.5m,汇水坑应设于基坑中心。②开挖进入含水层时,宜扩挖40cm,以石料码砌扩挖部位。③对流砂、淤泥等夹层,除打入小木桩外,可在桩间缠以竹篱、插入模板等措施。3、基坑排水1)、基坑开挖统一采用在承台四边挖排水沟汇水,基坑角上设置集水井降水。2)、粉、细砂土质的基坑,宜用井点法降低水位。3)、基坑开挖后,渗水较大时,抽水能力应为渗水量的1.5~2倍。4)、基坑排出的水应以水管或水槽远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