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道之行也-学案3VIP免费

大道之行也-学案3_第1页
1/2
大道之行也-学案3_第2页
2/2
24.大道之行也学案3【学习目标】⒈熟读成诵,把握字词。⒉合作探究,大同思想。⒊联系生活,理解提升。【学习重点】1.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2.熟读成诵,把握字词。【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看了桃花源记中的安乐生活,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呢?《桃花源记》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资料链接】《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二、熟读成诵,积累理解。⒈一读课文,听一听,朗读节奏。⑴视频朗读,体会朗读停顿。⑵教师范读课,学生勾画生字词。⑶学生自读,注意文中停顿。(学法指导:①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②“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③“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④“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⑤末句是全文结论,要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⑷学生朗读,试着背诵。⒉二读课文,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完成下列练习。⑴给加点的字注音。①选贤与能(jǔ)②矜、寡、孤、独、废疾者(guān)③男有分(fèn)④货恶其弃于地也(wù)⑵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大道之行也(施行);②选贤与能(通“举”);③讲信修睦(培养);④故人不独亲其亲(单独)(以---为亲);⑤矜(老而无妻的人)⑥皆有所养(供养)⑦男有分(职分,指职业)⑧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⑨不必藏于己(私藏)⑩盗窃乱贼而不作(指造反)(指害人)(兴起)。⑶用自己的话翻译下列句子。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③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⒊三读课文,理一理文章层次。(第一层:总领全文。第二层: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第三层:总结全文)⒋四读课文,议一议。我们该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也?(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天下为公:天下是公有的)(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这几个概念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三、合作探究,大同思想。⒈五读课文,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课文第二层有三句话,大概是从三个方面吧。(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道之行也-学案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