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让家乡环境更美好》教学设计单位:固原原州区彭堡镇申庄小学姓名:王丽时间:2013年5月13日《让家乡环境更美好》教学设计学校:固原原州区彭堡镇申庄小学姓名:王丽设计理念: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愉悦中学习成长。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教育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给环保局局长的一封建议书。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调查法。教学准备:1、收集家乡环境污染的资料。2、收集环保资料。3、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师生自我介绍,互相了解,增进感情。我是来自申庄小学的王丽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奖品,想送给回答问题积极的同学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2、王老师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尤其对咱们固原的美丽风景,更是喜爱有佳,今天老师制作成视频,给同学们带来了。我们赶快去看一看吧!(播放录像)3、看过录像之后,你想说些什么?4、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5、教师总结:是啊,近些年我们的家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随着家乡的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亮起了黄灯。老师陷入了思考:怎样才能让家乡环境更美好呢?板书课题——《让家乡的环境更美好》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生动、形象的画面,加上教师充满激情导语,把学生带进了美丽的家乡——固原。这时陡转话题,打破学生的美好回忆,揭示了课题,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一)、家乡环境亮黄灯。1、刚才看了录像你发现家乡的环境出现了什么问题?充分调动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二探究新知学生交流汇报:1、天气:沙尘暴越来越频繁。2、土地干旱3、空气污染4、水污染5、垃圾污染(二)为什么会这样老师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了调查任务,同学们对影响我们生活环境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调查,下面我们就以发布会的形式进行交流吧。(三)、调查结果发布会:1、以调查的内容分成小组,交流汇报。2、交流调查结果:(1)、我知道了:a)、土地干旱和沙尘暴天气的出现是,与人们乱砍乱伐、过度开垦农田有关。b)、许多工厂把有毒的废水排入河里,使饮用水受到污染。c)、街道上味道难闻,苍蝇乱飞,都是垃圾造成的。d)、家乡的天空没有过去的蓝,与汽车的尾气,工厂排放的浓烟有很多关系。(2)我收集的资料展示:(三)、家乡的环保行动:1、刚才同学们对家乡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我们家乡的政府和人民,已经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治理家乡的环境。2、请同学们把书打到71页,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3、交流自己的收获。a)退耕还林还草b)污水处理c)垃圾处理d)引黄工程……四、我为家乡环保提建议同学们,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家乡的环保离不开你、我、他。面对家乡环境问题,你有哪些好建议呢?学生交流使学生知道家乡的生活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发布会引导学生把各自的调查结果充分地进行交流,使学生对影响家乡生态环境的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生活环境的严峻性。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政府和人民在保护和改善家乡环境中开展的具体活动。在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后,确定自己的做法,提出自己的见解。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三、总结拓展升华主题3、教师总结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a)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升华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b)对学生进行评价并总结本次活动。乡的感情。四、布置作业给环保局长的一份建议书学习的延伸。五板书设计11、让家乡环境更美好……体现知识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对知识学习过程的再次回顾。更体现知识系统的分配情况。便于学生记忆。六、课后反思《让家乡更...